雙方已經談攏,接下來就是轉運問題;索科特拉島只有臨時軍用機場,起降能力十分有限。好在黑雲集團擁有全世界最為龐大的地效飛行器機隊,從香江出發只需要9個小時就能抵達島嶼!
至於重型機械,和記黃埔船隊、加上張家、董家船隊;完全能滿足運力需求!聽到未來五年所有貨船都有活幹,張家和董家震驚不已!
香江擁有龐大的船隊,否則也不可能出現那麼多船王;和記黃埔本身就是包首富的產業;肥水不流外人田,十分正常。張家掌權人是老丈人,自然要給予特殊照顧;至於董家更是合作多年,雙方非常信任。
三家船隊規模都不小,單單萬噸巨輪就超過100艘;也就是說一次性啟運,超過百萬噸貨物就能送上索科特拉島!或許也只有包子軒有如此魄力,否則單單運費就會讓一般企業吃不消!
想要將島嶼建設成為堅固的堡壘,鋼鐵必不可少;從美國軍事基地交換過來的鋼鐵,基本用在富查伊拉和黑雲小鎮專案上,已然沒有剩餘!
至於黑雲深海鋼鐵廠,產能雖然不低;可大多是特種鋼材。另外目前華夏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急需鋼鐵;所有鋼鐵廠都是卯足了勁生產,幾乎不可能調撥給索科特拉島!
好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烏克蘭部分鋼鐵廠被黑雲集團收購;另外之前生產的成品,可以直接運過來;否則建築材料絕對是一件麻煩事!
1928年至1932年,蘇聯著手實施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致力於建立烏拉爾-庫茲巴斯煤炭冶金基地,並向東推進鋼鐵工業的佈局。在此期間,烏拉爾的馬格尼託哥爾斯克鋼鐵公司和西西伯利亞的庫茲涅茨克鋼鐵公司相繼建成投產,同時亞速鋼鐵公司和扎波羅熱鋼鐵公司的建設也拉開了帷幕。到1932年;蘇聯的鋼鐵企業數量增至28個,鋼產量攀升至592.7萬噸。
1937年;蘇聯的鋼產量更是達到了1772萬噸,有力地滿足了國防工業和機械製造等關鍵領域的需求。1978年:蘇聯的鋼鐵產量達到了1.5億噸。到了1988年;蘇聯鋼鐵產量高達1.6億噸!
可以說任何一個強大國家的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工業在支撐;沒有如此規模的鋼鐵產量;不要說滿足國內基礎建設需求,就連大批次生產坦克和軍艦都做不到!
蘇聯的鋼鐵不說用不完,但滿足索科特拉島建設;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小烏斯季諾夫也沒想到,包子軒竟然需要這麼多鋼鐵;這是又有什麼大專案,不過人家沒說;加上身份、職位轉變,也不好多問!既然合作伙伴提出要求,自然要盡全力滿足;另外採購規模如此龐大,從中也能獲得不少好處!包子軒的出現,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日子;比起前世要好太多。並不存在資產被賤賣一說,在一定程度上;儲存了國力!
當然經濟轉型面臨的壓力很大,沒有專業人士進行調控;整個國家經濟體制都可能會崩潰。能夠做到這樣,已然很難得;包子軒並不想再參與其中。
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雖然不錯,但隨著實力越來越強;很可能產生利益糾紛和其他矛盾,適當避嫌還是很有必要!
這裡是中東,最不缺的就是石油;因此油料問題根本不需要擔憂。不過想要讓島上居民和建築工人有更好的生活,電力供應必不可少!
冬天還好說,一旦到了夏天;沒有空調可是非常難受。晚上休息不好,白天怎麼可能有力氣幹活。
鋪設太陽能電池板,的確可以解決部分問題;可最多能滿足生活需要。大型機械裝置,對於電力的需求非常大;好在包子軒已經找到辦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