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兄朱元璋,我建國美利堅

第1190章 不見不明,見之可破

李善聞低聲道:“王爺為東宮之輔,如今朝中亦多臣頌其德。”

正月初五,京中尚沉浸在新春氣息中,東宮卻已悄然步入另一番緊張節奏。

三里鋪訪政之行剛過不到十日,朝中內外便傳出議論聲:太子體察民情有功、王爺輔政有方。

朱元璋雖未正式褒獎,卻幾次在早朝上對朱標點頭微笑,皇恩不言自明。

是夜,王府書閣內,朱瀚正伏案翻閱兵部抄錄的三郡徭役文書,黃祁在一側點燈,見王爺神色凝重,不敢出聲。

“黃祁,叫人查一下戶部那位朱楨的表弟,他這兩日與城東幾位布商走得太近。”朱瀚不抬頭,聲音冷靜。

“是。”黃祁低聲應下,又遲疑片刻,“王爺,近日朝中確有些風向微變。”

朱瀚終於停筆,合上書卷,淡淡看他一眼:“怎麼說?”

“幾位中書舍人近日頻繁出入朱棣府邸,表面上送節禮,實則藉口文會聚宴,已是第二次。”

朱瀚不語,手指輕敲案几,節奏均勻,卻敲得黃祁心口發緊。

“還有……”他咬牙道,“錦衣衛一位千戶暗中告密,說有傳言在流,稱王爺雖不言權,但實則兵部早已被你控於手中。”

朱瀚輕笑:“控不控,與我何干?但他們若真信了,正好。”

黃祁一怔。

“這陣風來得快,”朱瀚慢聲道,“也來得巧。說明朱棣那邊急了,他擔心三里鋪一役之後,太子穩了人心,朕的信也穩了,於是他必須做些事,逼父皇生疑。”

黃祁皺眉:“可他們能做什麼?”

朱瀚目光沉靜:“若我是朱棣,此刻定不會去動太子,而是動顧清萍。”

黃祁神情一凜:“太子妃?”

“對。”朱瀚緩緩起身,走向窗前,“朱棣明知太子妃是太子心志所在,也是宮中賢妃之首,若能令她受辱、被貶,哪怕只是流言飛語,便足以撼動東宮的根。”

“王爺,是否要安排人入宮?”

朱瀚搖頭:“不用。若我所料不錯,顧清萍自己已有所防。”

果然,第二日一早,朱標便親入王府,神色焦灼:“皇叔,宮中有人傳言,說清萍曾與舊族顧家裡某位書生暗通書信,意欲借姻親之名重組舊黨。”

朱瀚挑眉一笑:“此事誰說的?”

“據稱是宮中織女司一名女使私下告發,昨日夜裡已被錦衣衛帶走。”

“有沒有證據?”

“沒有。”

朱瀚輕哼:“那就好。”他緩緩踱步至內廳,神情從容,“這件事你若去找父皇辯解,反而是自亂陣腳。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讓顧清萍自己出面。”

朱標面色猶疑:“可是她若面對群臣議論,不就是讓她獨受壓力?”

“她不是東宮婦人,她是太子妃,是準國母。”

朱瀚目光深邃,“若連區區流言都不能自證,她如何鎮得住後宮?你若愛她,就該信她有這個本事。”

朱標喉頭一動,緊攥的拳頭終是鬆了開來,低聲道:“我明白了。”

當日下午,文德殿內聚集數位宮中妃嬪與內廷女官,本是一場節後茶敘,因顧清萍親自設席,眾人便也不敢怠慢。

她一襲素衣,鬢邊簪一枚淡青玉釵,眉眼如水,整個人籠罩在一層極靜的光影中。

“今日請諸位妃嬪來,是想講一段舊事。”

她微笑開口,語氣溫婉卻不失力量,“臣妾年幼之時,確曾與家中表兄共讀詩書,然表兄戰死於應天守衛戰,顧家因此也斷了後人。此事宮中皆可查,若有人妄言臣妾私情舊識,實在可笑。”

一位張貴人冷聲道:“那女使為何告密?”

顧清萍輕輕一叩桌面:“昨夜我與東宮內官將那女使攔下,親審此事,發現她本姓章,乃當年朱棣母親舊宮中遺女,嫁入後卻因家族之爭被逐,心懷怨恨。”

一石激起千層浪。群妃神色一變,有人不禁低呼。

顧清萍卻鎮定自若:“臣妾非是爭寵,只是不願東宮蒙冤,也不願後宮女子相互陷害。”

一番話,進退得當,柔中帶剛。

朱元璋得知此事後,當晚便召朱瀚入宮。

“你教得好。”朱元璋撫須微笑,“那位太子妃,有你當年你嫂子的風骨。”

朱瀚不言,只低頭一笑。

朱元璋忽道:“這件事朕本也有所察,只是想看看太子如何應對。他沒慌,是好事。但你——”他頓了頓,“怕早知道是朱棣之計吧?”

朱瀚拱手:“臣弟不敢斷言。”

“哼。”朱元璋冷笑,“朱棣急了,才出這種下三濫的法子。但他忘了,宮裡終究是太子的地盤。他若敢越雷池一步,朕定不容他。”

朱瀚低聲道:“陛下,此事應當止於此。若繼續追查,只怕牽扯更多。”

朱元璋斜睨他一眼:“你總替太子打圓場。”

“不是替太子,是護東宮。”朱瀚平靜道,“若非東宮穩,大明根基將亂。我等皆為皇兄江山立命,不可因一時情緒動搖社稷之骨。”

朱元璋聽罷,久久不語。

良久,他緩緩點頭:“好。那便如你所言,朕不再追查此事。”

“但從今以後——你要幫太子更緊些。”他目光灼灼,“他若真能得你七分心力,朕也能放心了。”

朱瀚垂首:“臣弟謹遵聖命。”

春寒料峭,京中乍暖還寒,御花園中桃李尚未吐蕊,枝頭卻已掛著細碎的露珠,像是某種無聲的暗示——一場靜默的交鋒,已悄然拉開帷幕。

朱棣立於書房窗前,手中卷著一幅殘破的古畫,目光幽冷。

房中香爐燃著川木沉香,煙霧繚繞,他的聲音卻如冰般冷透。

“父皇未動聲色,太子妃也毫髮未損。”

他低聲道,“這一局,又是皇叔先我一步。”

韓昭站在一旁,面色陰鬱:“王爺,這段時間太子一舉一動皆在外人眼中耀眼非常,如今朝中不少年輕臣子都傾心於東宮。”

“他們傾心的不是太子,是他背後的王爺。”朱棣目光冷厲,“若非朱瀚……他朱標豈有今日?”

“那王爺何不直面動手?”韓昭忽而低聲問道,“反正如今眾臣都在觀望,若能一舉斬斷朱瀚羽翼,何愁東宮不亂?”

朱棣冷笑:“你以為我沒想過?可惜父皇尚在,若我稍有差池,必引火燒身。”

“那我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