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大概從40到50不等。
看到方言和孟濟民進屋,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他們。
方言是這裡最年輕的人,卻是研究所的最高領導,所有人看著他那張有些稚嫩的臉,眼神各異。
“方主任,這是名單。”黃李把名單遞給方言。
方言看到是按照頂尖專家和回流專家來排的。
一共十九個人,方言看了看名單,然後眼神掃視全場,接著說道:
“那先點個名。”
說完他就開始點名:
“沈硯之!”
“到!”下面一個人站起身,應到。
不過他明顯有些詫異。
因為方言點名先點的是回流的專家。
接著方言繼續喊:
“羅正誼!”
“到!”第二個回流專家站了起來。
“陳守樸!”
“有!”
“董延年!”
“在!”
“吳啟元!”
“到!”
“鄭紹棠!”
“在!”
“楊秉彝!”
“有!”
“徐曼聲!”
“有!”
“李青梧……”
十九個名字,方言一個個的點過去,所有人老老實實的應到。
所有京城籍貫的回流專家都被點了一遍。
接著方言才開始點那些七個頂級專家。
“秦觀濤!”方言看向臺下,喊到。
這位是上海過來的。
“有!”一個乾瘦乾瘦戴著眼鏡的男子站了起來。
接著方言又點名了廣州三人組。
“黃參明!”
“鄺守真!”
“冼墨林!”
然後是瀋陽的赫連璋,天津崔靜舟,南京江晏聲。
他們點完過後,方言對著眾人簡單的招呼後,然後就和他們講起了現在的任務。
方言說道:
“我們現在手裡有廣州鄧鐵濤教授團隊提供的多個秘方,現在主要任務是篩選出符合國際標準的拳頭產品,根據市場需求優先選擇“見效快、安全性高”的方子,時限1個月內完成初步攻關方案。”
“現場諸位都是頂尖人才,我們這個研究所部門主管的位子,能者居之。誰的方案先透過國際認證投產,誰就上去!”
“我們要確保課題可快速轉化,避免紙上談兵,所有專家每天提交進度簡報。”
“現在我要進行初步的分組。”
“這個分組不按照部門分,而整合成兩個組,每個組負責一個攻關方案,崗位由我安排,這期間我會觀察你們所有人,攻關過程會加入新回來的人員,研究成果出來後,我會給你們評分,然後安排各自崗位工作,以及技術分紅獎勵。”
這話說完後,現場面面相覷,都沒想到方言玩這套。
方言則是朗聲道:
“我說完了,誰贊成誰反對?”
ps:月票又多了100,所以更完這章,還欠大家340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