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

第782章 新官上任(二合一)

楊霞手腳麻利地把包好的餃子統統煮了。等這頓餃子吃完的時候,春晚也已經接近尾聲,開始播放一年一度的《難忘今宵》。

與此同時,空地上時不時響起“噼裡啪啦”的炮仗聲,以及孩童們嬉笑打鬧的歡笑聲。

一個個形似陀螺的鞭炮被點燃,發出“嘣嘣”聲的同時,還會不停地旋轉併發出耀眼的火花。

鄧麗筠和方言他們一樣,並沒有玩陀螺炮、甩炮、二踢腳,而是拿著熠熠生輝的仙女棒。

雖不比半空中璀璨的煙花,但也依舊絢爛無比。

方言時而看了眼夜空,時而看了下表,“馬上就要到12點了,八、七、六……”

“三、二、一!”

龔樰、鄧麗筠等人幾乎異口同聲地喊著,“哈哈,新年快樂!馬年快樂!”

………………

《如願》在春晚一問世,火爆程度甚至遠超《冬天裡的一把火》。

畢竟,涉及到家國情懷,這可比動次打次的勁爆舞曲要更貼合文化宣傳部門的胃口,而且也得益於《如願》,鄧麗筠留給內地歌迷的印象不再只是“靡靡之音”、“甜歌女王”,徹徹底底地顛覆。

也正因為忙於應付各種採訪和活動,就暫時無瑕騰出時間請方言和龔樰吃飯,好好感謝一番。

方言則在年後,帶著龔樰走街串巷,挨個向章光年、王朦、魏巍、喬語等人串門拜年。

忙碌了整個春節假期,之後作為《人民文學》的現任總編,來到他最熟悉也是最忠誠的編輯部。

一張張熟悉的面孔映入眼簾中,朱偉、王扶、陳曉曼、王小平……

當然,老面孔裡也混入了不少新面孔,就連副主編也幾乎換了一茬。

“方老師!”

已經升任編輯室主任的朱偉眼前頓時一亮,興沖沖地湊了上去。

方言不是拍了拍他們的肩,又握了握她們的手,彼此之間,相互寒暄,彷彿有說不盡的話。

只不過閒聊了會兒,就不動聲色地把話題轉移到《人民文學》目前的境況上。

之前只是聽王朦、章光年談到《人民文學》雜誌如何如何沒落,嚴肅文學怎麼怎麼式微,但仔細地從朱偉、陳曉曼等人口中瞭解到,才明白形勢有多麼地複雜和困難,完全是超乎方言本來的預料。

選稿的質量和作家的投稿也出了大問題,最緊要的就是沒老本可吃了。

方言在前往香江三聯書店之前,給編輯部留下了的陸遙的《平凡的世界》系列、二月河的《康熙王朝》系列等小說,基本上都已經完結,也因此新的作品後繼無力,銷量一落千丈。

本來最巔峰時能達到月銷量百萬冊的雜誌,如今幾乎要腰斬一半,只剩下60多萬冊銷量。

“方老師,其實劉心午任主編的時候,大傢伙也提過建議,讓他嘗試著連載一兩篇大眾文學。”

王小平說,當時編輯部分歧嚴重,像朱偉就始終堅持嚴肅文學和純文學。

而陳曉曼作為沈雁氷的兒媳,卻堅持《人民文學》該刊登大眾文學,滿足更廣大讀者的需求。

“《人民文學》,文學是基礎,人民是受眾,凡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為什麼不能登呢?”

“但是我們也要注重培養讀者的審美鑑賞能力,總不能把《故事會》的東西放《人民文學》?”

朱偉皺了皺眉,提出異議。

“巖、方總編,你怎麼看?”

陳曉曼投去問詢的目光。

在眾人的注視下,方言摸了摸下巴,“其實吧,兩邊說得都有道理。”

朱偉道:“可是以《人民文學》目前的情況,只能把寶押在兩者中的一個上。”

“那是不是可以尋找到一種在嚴肅文學和大眾文學之間平衡互補的型別作品呢?”

方言左看看,右看看。

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方老師,您的意思是……”

方言說:“還記得我當初在《人民文學》連載的第一部作品是什麼嗎?”

陳曉曼直截了當道:“《大秦之裂變》!”

方言道:“對,我的建議就是刊登像《大秦之裂變》這種的歷史文學作品。”

朱偉好奇不已,“這是為何?”

“因為歷史雖然想要專精,難度非常大,但對普通讀者兒來說,入門門檻卻相對比較低,每個人在略同皮毛或者史料之後,都可以或多或少地點評歷朝歷代和歷史人物……”

方言說話的同時,想到了《百家講壇》裡《易忠天品三國》,易忠天把曹操捧高,稱之為“亂世英雄”,卻把說成是徹頭徹尾的偽君子,認為真小人比偽君子好,結果導致兩人的風評瞬間反轉。

又比如自媒體經常吹朱元璋的,“開局一個碗”的逆襲人生,堪稱“歷史逆襲天花板”。

可朱元璋當時造反起義的時候,可不是開局一個碗,所以才有種說法,叫靠郭子興發的家。

而開國皇帝裡像劉邦,的確是做過派出所所長的亭長,可後來不是逃亡到芒碭山,從亭長一下子變成被秦朝廷緝拿的要犯,還是靠呂雉來送飯苟活,最後橫豎都是個死,才發狠造反當了沛公。

像這種危難時刻的並不在少數,劉秀隻身前往河北的時候,開局還就一根棍呢。

但因為人民群眾喜歡看歷史聊歷史,所以一些說法,甚至是一些暴論才會有讀者市場。

“方老師說得有道理,當初二月河連載《康熙王朝》的時候,《人民文學》可是一書難求。”

朱偉拍手稱快,眼見其他人也在沉思之後,連連點頭,傾向於把寶押在歷史文學上。

“可是歷史小說非常考驗作家的文筆和學識,好的作品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陳曉曼輕蹙眉頭,“想要物色到這樣的小說可不容易。”

“我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事先準備了兩樣東西。”

方言笑著把手伸進公文包裡,拿出兩迭已經裝訂好的文稿。

眾人眼前瞬間一亮,朱偉和陳曉曼更是眼疾手快,各自拿走其中的一份。

朱偉念出聲來:“《明朝那些事》?”

“《大明王朝》!”陳曉曼不免驚呼,“明朝的歷史文學?方主編,這些都是你寫的?”

方言語氣認真道:“新官上任,總不能空手而來,這就是我給《人民文學》帶來的禮物!”。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