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

第6章 稿費與回家

改完稿,方言並沒有馬上離開,與其在四九城瞎溜達,倒不如呆在編輯部,混個臉熟。

就坐在給合同工的那張桌子,向季秀英、李悅等人請教和討論文學,僅僅半天的時間,方言就得到了編輯部上下的一致好評。

夕陽西下,晚霞燒紅了天。

“看不出來,你懂得挺多的嘛,又懂詩歌,又懂小說。”

王潔走路飄飄然地把方言送出小樓。

“懂一點點而已。”

方言笑道:“明天我還能來嗎?”

“當然可以,隨時歡迎,再說你不來,午飯這一頓你就要自己解決了。”王潔站定在門口,“還是說,伱要回家去吃?”

“家啊~”

方言不禁感慨:“肯定要回家吃飯。”

“對了,我還不知道你家住在哪兒呢?”

王潔臉色一紅,“別誤會啊,你的稿費,我們寄匯款單的時候,總得有一個地址,要不然,只能郵到你插隊的那個縣城了。”

“別,還是寄我家裡吧,”

方言說出住址,接著問道:“我那兩篇小說的稿費能有多少?”

“我從剛才就納悶你怎麼沒問問你的稿費,嘿嘿,終於問出來了。”王潔笑道。

“不問可不行,我現在身上沒多少錢,兜裡比臉還乾淨,好不容易回趟家,好歹帶點東西,總不能空手而歸吧。”

方言把手揣進兜裡自證。

兜裡確實沒錢,全藏在內褲的夾縫裡。

“是這個理兒,不過匯款單要過段時間才能統一郵寄,現在還沒到時候呢,而且也沒這麼快能寄到你家。”王潔糾結萬分,咬了咬牙:“你很缺錢嗎?要不要我借你點兒,到時候你再還我?”

“不用不用,那多不好意思啊。”

方言擺了擺手,“我就這回的稿費能有多少,好想想該怎麼用。”

“172塊吧。”王潔說。

“嚯,這麼多。”方言又驚又喜。

王潔解釋說,根據去年下發的《關於新聞出版稿酬及補貼試行辦法的通知》規定,著作稿是每千字2元到7元。

千字7元自然是給成名已久的老作家。

《燕京文藝》給新人作家的最高標準,是千字4元,方言作為雜誌重點培養的新秀,也是這個稿費標準。

《黃土高坡》和《牧馬人》兩篇的字數一共4.27萬,《燕京文藝》來了個四捨五入,按總字數4.3萬字來處理,多給了4塊錢。

“你可不要嫌少。”

她昂起頭道:“給你千字四元,已經是我們能給的最高標準,你要想漲稿費的話,只要好好創作,多多投稿,稿費標準自然就能漲起來了。”

“我不嫌少,4元不少了。”

方言嘴角忍不住上揚。

這年頭,國營單位職工的月薪普遍在30到50元左右,172元,好幾個月工資啊!簡直是一筆鉅款!果然,現在還是搞文學創作來錢快啊!

“你在燕京有什麼困難啊,可以來找我們,我們能幫忙解決的,會盡量幫忙。”

臨走之前,王潔叮囑了一句。

“你們雜誌招到合同工了嗎?”

方言直截了當地發問。

“這個我不清楚誒,李老他們應該還在挑吧。”王潔似乎明白了什麼,“怎麼,你不會想來我們《燕京文藝》當合同工吧?”

“今天在編輯部跟你們這麼一聊,我對文學編輯這個工作挺嚮往的。”方言點了點頭,“況且我返了城,估計也要自己想辦法找工作,與其找別的,倒不如找個感興趣的。”

“你人倒挺實誠的,真的想當合同工?”

“嗯,想。”

“想好了?”

“想好了!”“好吧,念在你這麼真心真意的份上,我就幫你問問我師父吧。”王潔抿了抿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