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

第69章 你總是能給我出點新花樣

《熱愛生命》,不出意外地火到了西長安大街,傳到了《燕京文學》的編輯部。

一聽到詩人的名字叫“巖子”,眾人很難不跟方言聯想到一塊,在“嚴刑逼供”之下,方言不得不招。

“好你個巖子啊!”

李悅笑罵道:“要不是你這回在燕大露了餡,我還真不知道你這麼會寫詩。”

“李老師這話說的沒錯!”

黃忠國、季秀英她們看熱鬧不嫌事大,跟著起鬨,王潔更是乾脆,加入了討伐大軍裡。

“怪不得伱的諜戰小說寫的那麼精彩,你簡直就跟錢之江一樣,藏的可真夠深的啊!”

“還好你沒把我說成是深藏不露的te務。”

方言用戲謔的口吻說。

“哈哈哈!”

此話一出,眾人放聲大笑。

“說我藏拙,絕對是冤枉我了。”

“我對詩歌,真的只是略懂一點點而已。”

方言張開大拇指和食指,兩指之間露出小小的空隙。

八九十年代的華夏文藝,還處於復甦階段,淺顯易懂的東西相對更容易流行起來。

自己相當於是踩到了風口上,直接起飛!除了“反思文學第一人”、“沈雁氷關門弟子”、“諜戰文學祖師爺”,可能又多了個頭銜。

“詩人”。

“你就不要謙虛了,雖然你的這首詩確實不如朦朧詩有技巧性,但貴在精神上。”

李悅道:“奮進、昂揚、向上,我覺得這些正是該給當代青年傳遞的力量。”

“可是,還是有不少人貶低巖子這首詩的價值,覺得寫的詩根本不是詩,太可惡了!”

王潔撇了撇嘴,為方言鳴不平。

“犯不著,消消氣。”

方言無所謂道:“我一直堅信檢驗詩歌,甚至文學作品的標準只有兩個,一是時間,一是讀者,我相信時間和讀者會驗證一切。”

“巖子這個標準,沒毛病!”

李悅拍了下桌:“很多詩人嘲笑巖子的詩,但是也許十年、二十年以後,可能留存下來的詩,會是巖子的這首《熱愛生命》。”

季秀英等人無不贊同,紛紛鼓勵方言。

就在此時,編輯部的電話響了起來。

竟然是沈霜打來的,沈雁氷讓方言到家裡來一趟,於是他騎上車,直奔後圓恩寺衚衕。

就見小花園的石椅上,坐著兩個陌生的面孔,戴著眼鏡的,頭髮花白,眉毛稀疏,眼瞼下有不少老年斑,嘴角帶著慈祥的笑容。

邊上的中年人,沉穩內斂,兩眼有神。

“光年,我來給你介紹一下。”

沈雁氷躺在藤椅上,看似隨意道:“他可能就是我收的最後一個弟子,方言。”

“先生好。”

方言規規矩矩地鞠了一躬。

大師的朋友,十之八九,也是大師。

果不其然,面前的這位老先生是《人民文學》的現任主編,更是作協的書ji,章光年。

而他在文學上的成就,也很了不得。

《黃河大合唱》,就是“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的這個組歌,八個樂章的詩詞全是他寫的。

筆名,光未然。

在詩歌界,也是一尊跟臧克佳等人齊名的大能。

“這位是劉劍青。”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