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

第777章 出乎意料(二合一)

閉幕式當天,通常主辦方會提前給某些劇組發放入場券。

大機率有獎可拿,沒有的,還是趁早捲鋪蓋滾蛋。

像《入殮師》、《本命年》這種廣受好評的電影,毫無意外地獲得了在主競賽單元角逐的資格。

松坂慶子面色紅潤,滿面桃花,正溫柔地為方言打著領帶,也任由他胡作非為,上下其手。

天色暗淡,已近冬夜,氣溫驟降,冷到零下幾度,乾冷刺骨的寒風狂暴地吹動。

松坂慶子這次學乖了,長袖長裙,穿得厚實,還迭了一層暖寶寶,裝甲迭得夠厚。

她挽著方言的臂彎,走過紅毯,看到瑟瑟發抖還在秀身材的女星,又敬佩,又同情。

特別是邦妮·比蒂麗婭,露出的半邊後背,隱隱結了薄薄的霜。

和慄原小卷、高倉健等人快步進入影廳,對號入坐,很快地,座無虛席。

接著莫里茨作為電影節主席做開場白,言簡意賅地說本屆柏林電影節是東西德合併以來的第一屆,很榮幸與在場眾人見證,巴拉巴拉一通,但不像開學時校長講話,只講幾分鐘,然後講個不停。

方言耐心地聆聽,終於熬到本屆的評審團亮相,來自各個國家的導演、演員、製片全都一排站在講臺,每一個都是業內翹楚,當然,跟戛納、威尼斯電影節一樣,流程依舊極其冗長。

沒有歌舞伴奏,蹦迪搖頭,但獎項多,還穿插各種回顧。

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

最開始從無關緊要的邊角料開始,什麼一週電影人才獎、卡里加里獎,雜七雜八。

這些個獎項都與方言毫不相干,透過餘光,瞥了眼慄原小卷,就見她拿著筆,在一份場刊上寫寫畫畫,把頭湊近一瞧,場刊上是此次主競賽單元的入圍電影名單,上面一個個名字被她逐一劃掉。

“你這是在做什麼?”

“我在把剛剛已經獲過獎的作品劃掉。”

慄原小卷一本正經道:“方言君不是說過,柏林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不一樣,按照慣例,並非可以在拿到金熊獎的同時,再額外獲得其它獎項,所以這些剛才拿過獎的,基本上不可能跟《入殮師》再競爭最後的金熊獎。”

方言道:“那麼,你覺得剩下的哪些會是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

“首先自然是《本命年》。”

慄原小卷稱讚了姜聞的表演能力,稱讚了謝非的導演水平,特別是對華夏電影的肯定和尊重。

方言緊接著就聽到了第二個答案,那就是來自法國導演科斯塔·加夫拉斯的《八音盒》。

這位既然是法國的導演,自然不是柏林電影節的嫡系,而是名副其實的戛納嫡系中嫡系,早年拍的《焦點新聞》,既是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也是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之後的《失蹤》,更是拿到了和《霸王別姬》一樣的戛納金棕櫚。

所以倘若不是這一屆突然冒出個自己,科斯塔·加夫拉斯算得上是這次電影節裡最大牌的大佬。

“還有嗎?”

松坂慶子眨了眨眼。

“第三個,就是《失翼靈雀》。”

慄原小卷說,這是捷克的導演傑裡·閔采爾在60年代末拍的,改編自捷克作家博胡米爾·赫拉巴爾的小說,因為不符合紅色聯盟的電影稽核要求,片子曾經遭禁映21年,因為去年的東歐劇變才解禁。

電影本身其實講的是一群小布林喬亞被送到破爛的工廠接受“再教育”,但他們依然苦中作樂,算是一部黑色幽默電影,但因為鮮明的政治色彩,恰恰對上了柏林電影節“講政治”的胃口。

“小卷分析得很有道理。”

方言擠眉弄眼道:“看來是下了不少功夫。”

“只是做了些微不足道的事而已,比不了方言君。”

慄原小卷這些天可是親眼目睹他在釋出會、在酒會、在電影節交易平臺上,如何賣力地公關和宣傳《入殮師》,把電影積極地推向來自全球的媒體、發行商以及評委團。

松坂慶子也是一臉心疼地望著方言,但曖昧的氛圍很快就被一陣陣掌聲打破。

方言看著一個個上臺領獎的人,一直到評委團成員宣佈《本命年》獲得傑出個人成就獎。

和威尼斯電影節的規矩一樣,傑出個人成就獎是僅次於金熊獎、最佳影片金熊獎的獎項,相當於主競賽單元裡所有電影裡的季軍,也是沒墮了謝非作為華夏第四代導演的威名。

掌聲嘩嘩地響起,慄原小卷把《本命年》的名字從名單上劃掉。

緊接著,是科斯塔·加夫拉斯的《八音盒》,獲得的是堪比亞軍的最佳影片銀熊獎。

唯一的競爭對手就只剩下《失翼靈雀》,因為本來還被視作是潛在對手或者黑馬的電影,不是摘得了影帝影后的桂冠,就是獲封了“最佳導演獎”,到目前為止,《入殮師》依舊是顆粒無收。

“呼,呼。”

當輪到金熊獎時,松坂慶子深呼吸了一口氣。

慄原小卷也肉眼可見地緊張起來:“現在就剩下《失翼靈雀》這唯一的對手了。”

松坂慶子卻疑惑不解:“你們不是說《失翼靈雀》有競爭金熊獎的資格嗎,可不管是《入殮師》,還是《失翼靈雀》最後笑到最後,那這個落榜的豈不是連一個銀熊獎都沒得到嗎?”

這個問題,同樣也是方言、慄原小卷等人想問的問題。

畢竟,柏林電影節也是出了名的排排坐,分果果,《入殮師》、《失翼靈雀》、《本命年》、《八音盒》都有金熊獎之姿,如今《本命年》捧得了個季軍,《八音盒》站上亞軍的寶座,剩下兩個中輸的一方,不求來個影帝影后,或者是最佳導演來補償,總不至於組委會連個安慰獎也不發吧?

就在眾人疑惑之際,莫里茨笑盈盈地走到臺上,拆開信封,掃視全場,不做任何懸念道:“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的得主是……”

“《失翼靈雀》!”

“以及《入殮師》!恭喜!”

此話一出,滿堂譁然,本屆的柏林電影節竟然出現了“雙黃蛋”!歐洲三大電影節上並非沒有出現過“雙黃蛋”的情況,甚至“三黃蛋”、“四黃蛋”,就比如《艾米莉亞·佩雷斯》,參演的四名女演員同時獲得了“戛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而《八美圖》更是誇張,柏林電影節乾脆給八名女主演一人一個“影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