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拉美國家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墨西哥也在其中。為了保持住經濟果實,墨西哥政府推出了‘名義錨’制度,把釘住美元的匯率作為貨幣政策。”
“這一制度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貨膨脹,但是造成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比索幣值被嚴重高估,且限制了匯率應對外部衝擊的自動調整能力。”
“這個問題,在我國的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制度上同樣存在,鈔匯兩條路並行,其實也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進行的一種暫行方案。這個方案一樣存在許多的問題,我們在這裡不做過多的贅述。”
“說回墨西哥,20世紀40年代開始,在‘進口替代工業化’發展模式及‘石油繁榮’期的雙重推動下,墨西哥因經濟增長率長期遙遙領先而一度被視為發展中國家的標杆。這就帶來了商業、服務業和金融業為主的三產增長過快,二產處於低增長狀態且出口部門與本國其他生產部門的產業關聯度較低,一產則長期處於不景氣的狀態,糧食產量不足。”
“出口方面,墨西哥對外主要出口輕工業產品和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沒有競爭力,大量引進的發達國家的中間產品和科學技術,數量多、價格高,卻沒有及時形成產能,同樣沒有什麼出口和國際競爭力,導致了巨大的逆差和外債。”
“這種形勢在80年代石油危機形成與緩解輪番交替的不穩定中開始急轉直下,墨西哥政府外匯支出大幅增加,國際收支失衡的問題愈發突出,政府無力按時償還國際債務,便只能借新還舊,債務危機衍生問題的傳導疊加,導致了債務危機的爆發。”
“外部環境中,美聯儲加息又帶來沉重一擊。從1994年4月開始,由於擔心美國經濟過熱以及通脹上升,美聯儲採取激進的方法解決自己的問題,每次加息50到75個基點,直至1995年2月,聯邦基金利率升至6.00%,加息7次共計300個基點。”
“美聯儲快速加息引發全世界範圍內的結構性金融危機,全世界各地的主要股市都遭遇了一波下挫,就連港島恒生指數也跌去了三分之一。”
“而墨西哥百分之七十都是短期國際資本,更是大幅流出,這就導致比索更加大幅地貶值。”
“當墨西哥外匯儲備從1994年初的280億美元銳減至年底的60億美元后,這麼點外匯儲備已經遠不足以維持被嚴重高估的比索匯率。隨著墨西哥外匯儲備的下降和外債壓力的加大,墨西哥政府只能採取兩個方案:首先是決定允許比索貶值12%,其次是把短期利率從15%上升到32%,希望這樣吸引資金的流入。”
“然而當國際投資者對墨西哥經濟前景和政治穩定信心不足時,匯率壓力就會迅速累積,因此墨西哥銀行還是在不斷流失儲備,僅僅在一個星期內就再次流出了64億美元。”
“1994年12月22日,匯率制度徹底崩潰,墨西哥最終還是放棄了抵抗,決定放棄之前的‘美元匯率掛鉤制度’,開始實行自由匯率。”
“到1995年3月,比索兌換美元的匯率,驟然跌至7.66:1。社會財富,尤其是居民持有的貨幣財富,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縮水了一半,導致貧困人口驟然增加,社會動盪加劇,成為國際遊資和國內資本大鱷們的屠宰場。”
“墨西哥金融危機的教訓是深刻的,我們事後分析,認為主要的成因,主要有三點:其一是金融市場開放過急,對外資依賴程度過高;其二是政局不穩打擊了投資者信心;其三忽視了匯市和股市的聯動性,金融政策顧此失彼。”
“而值得吸取的教訓也有兩條,首先是要正確把握實現金融自由化的速度。”
“墨西哥的金融自由化程序,我認為至少有兩個方面加速了金融危機的形成和爆發:第一個方面,是銀行私有化後,政府沒有及時建立起正規的信貸監督機構,銀行向私人非金融企業提供的信貸大量增加。1988年,這種銀行信貸相當於GDP的比重僅為10%,1994年已提高到40%以上。壞賬的比重也不斷上升。”
“其二是1989年取銷資本管制後,包括投機性短期資本在內的外資大量湧入墨西哥,僅在1990到1993年,就有910億美元,佔同期流入拉美地區外資總額的一半以上。”
“這些外資在彌補經常專案赤字的同時,也提高了比索的幣值,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墨西哥出口商品的競爭力,使經常專案赤字更難得到控制。”
“因此在國際資本市場的運作尚不完善、對國際資本的流動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協調機制的情況下,發展中國家必須慎重對待金融自由化,適當控制金融自由化程序的速度。”李老三講到這裡停頓了一下,看向臺下前排那些平日裡自己都得恭敬仰望的存在:“我們中國也是發展中國家,剛剛講到的墨西哥在經濟發展中潛伏下來,最後引發金融危機的問題,在國內同樣存在。”
“據我所知,現在五大行貸款已經高達四萬億人民幣,其中八千億都是呆壞賬。已經突破了百分之二十的紅線,這樣包袱沉重的銀行,在應對金融市場急劇變化的情形時,其實是十分脆弱的。甚至可以這樣講,生存能力都難以得到保障。”
周至擔心地看了看會場,發現沒有攝像機,看來這是一次高層的不對外會議,幸好幸好。
李老三這番話要傳到外頭去,可能就會引起不少的爭議,比如各地方政府現在正在大張旗鼓地引進外資,如今地方上對於國際金融市場具備相應理解能力的人才並不是太多,但他們不會認為是自己的能力不大行,更大的可能會認為李老三這個意見,往輕了說是要“破壞招商引資環境”,“破壞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往重了說,是要“卸磨殺驢”,“秋後算賬”,極容易引發反彈情緒。
除了這方面的顧慮以外,周至還有另一層的擔憂,那就是“開罪同行”。
亂象是怎麼來的?說白了人類社會的一切亂象,其實都是既得利益者吃相太難看而造成的,很多事情並不是有心人不明白,而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甚至裝都不裝地硬吃。
那些人會相信你是真的憂國憂民?他們只會認為飯桌邊來了一個想要伸手分饃饃的新人,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統一認知,其難度是非常大的。
現在講著講著,更是開始有了指責幾個大行的嫌疑,屬實有點囂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