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原本還在因為X米的上市,引起全網的劇烈討論。
根據不完全統計,X米上市大約造就了9個億萬富翁,1400個千萬富翁。
而在更早之前的阿里上市,造就了1300多個千萬富翁,2800個五百萬級別富翁,4500個人百萬級別的富翁。
要知道,阿里要比X米上市還要早四年,經濟形勢遠遠不如現在。
要是放到現在的,恐怕這個數量完全可以翻倍。
當網上有人把這些網際網路巨頭造就的富翁資料統計出來之後,立即就在網上引起了巨大的討論。
話題很快就扯到了銀河科技身上。
要是銀河科技上市的話,會造就多少富翁?
這個問題已出現,就立即讓網友們討論的熱火朝天。
有人說是憑藉銀河科技的體量,億萬富翁少說也得在二十個往上,千萬富翁大約在五千人左右,至於五百萬級別的,則是能夠突破三萬人,而到了更底下的百萬級別,恐怕能輕鬆超過十萬人。
對於這個資料,網友們的分歧並不是很大。
因為銀河科技的工資待遇以及公司架構,在網上早就傳開了。
核心高管數量極為希少,整體呈現超級扁平化管理模式。
所以就會出現億萬富翁和千萬富翁以及更下面的資金級別的比例之懸殊了。
更多的人則是認為這個資料還是太保守了一些。
並且將銀河科技旗下的各大產品單獨拿了出來,按照目前的同行市值以及市場佔有率進行估值。
長青液、拼一刀、鬥音、內涵、今日頭條、半導體業務、玄武電池……
這些產品加到一起,直接得出來銀河科技的市值超過了兩千億美元。
如此估值,僅僅只是比淘天集團以及企鵝少而已,穩居國內第三。
要是說起個人身價,王東來更是一舉成為全國首富,亞洲首富。
畢竟,誰都知道銀河科技的大部分股份都在王東來身上。
這個訊息一出,銀河科技立即成為了全網討論的重點。
不過,就在網上討論此事的時候。
王東來卻來到了生物醫藥研發中心。
在所有的專業裡面,有四個專業被單獨提了出來,那就是生化環材,四大天坑專業。
生物醫學工程、化學工程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四個專業。
這四個專業之所以被認定是天坑專業的原因很現實,也很簡單,那就是就業前景不佳,薪資水平較低,工作環境不盡如意。
但不過這兩年,生物醫學工程和化學工程技術以及材料科學與工程這三個專業的就業環境卻是得到了一些改善。
那就是銀河科技的出現。
銀河科技在王東來的吩咐下,針對於全國高校的這三個專業的學生,進行了高薪招聘。
直接把原本市面的待遇翻了一倍。
只要是有能力,銀河科技就會開出各種各樣的優惠條件,吸引人才入駐。
這兩年隨著銀河科技的規模越來越大,名聲越來越響,吸引到的人才也就越多。
自然而然地就讓這三個專業的就業情況得到了改善,待遇得到了提升。
此處的生物醫藥研發中心,雖然建設時間短,可是規模卻一點都不小。
此時。
百里秀正陪在王東來的身邊。
“董事長,根據你的吩咐,目前銀河生物醫藥共有生物醫藥研發中心六座,分別是京城、魔都、深城、唐都、江城、金陵。”
“除了這六座研發中心之外,還有十一個研發基地。”
“……”
百里秀說著說著的時候,就被王東來打斷了:“百里,我說過了,我們之間的關係沒有必要這麼生分,其他人喊我董事長我不調理,但是你們這些人不行,你能懂我的意思吧!”
“你說的這些東西,的難道你覺得我會不知道?”
“我今天來這裡,是有一件事情要你去做的。”
王東來話音剛落,百里秀沒有一絲猶豫地說道:“東來,有什麼事你只管說,我保證做到!”
說出這番話的時候,百里秀的心裡浮現過很多種可能性。
殺人、防火、頂罪、燒賬本……
這些事情一一閃過,但是卻並沒有讓百里秀有任何的猶豫。
從一個唐都交大的學生,還沒有畢業就能加入銀河科技,參與核心事業的管理。
短短兩年,就負責生物醫藥業務,手上雖然只有長青液和隱形眼鏡這兩款產品,但是每年的收益卻是高達數百億之多。
執掌如此下單的母雞,可想而知百里秀的地位有多高。
在他身邊,不知道出現過多少人,面對美色、權勢等誘惑,百里秀表現出了一種迥於現代的忠誠。
不貪不拿不佔,盡忠職守。
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往上,週末也沒有停下來過,根據銀河科技內部工作臺的工作日誌顯示,百里秀去年一整年才休息了二十天。
其他的時間全都撲在了工作上面。
雖然說,很多事情都交給了下面人,但是處於認真負責考慮,以及提升自己的想法,百里秀還是進行了高強度的工作和學習。
在工作之中學習,比如說是線下銷售渠道的搭建,以及監督措施的落實。
比如說是推進生物科研成果的落地,和產業的結合。
在這方面,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透過育種最佳化,推出了更高質量的農副產品,增加了農民收入。
百里秀所做的這一切,王東來透過媧都看在眼裡。
也是打心底裡,認可了百里秀。
所以,才會有今天的事情。
王東來自然是一眼就看出了百里秀的心思所想,知道他想差了。
伸手狠狠地拍了拍百里秀的肩膀,出聲說道:“聽你的口氣,好像是做好了視死如歸的打算了。”
“放心吧,我可不會讓你去做這樣的事情。”
“集團下面的各個業務發展到現在,也算是有些基礎了。”
百里秀聽到這句話,眼睛頓時就瞪大了,詫異地問道:“現在的規模,在你的眼裡居然只是有些基礎?”
“還記得我之前和你們說過的話沒有,我們要做的事情是要改變全社會,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
“如果只是多賺點錢,招的員工多一點,發的錢多一點,又怎麼能配得上我所說的這個目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