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嘉靖

第705章 皇上萬歲,大明威武!

隆慶四年,正月過後的一個吉日良辰。

文華殿前廣場清掃得一塵不染,漢白玉欄杆也擦拭的煥然一新。

文武百官分列於殿內殿外的兩側,宮殿上下的儀仗也是莊重氣派。

一干京營精銳也都換上了禮儀軍裝,從宮門一旁排到文華殿這裡,他們手中緊握著的旌旗,也在春風之中獵獵而飄,顯得異常神聖!

“皇帝駕到——”

隨著一聲唱喏,在鼓樂齊鳴中,朱載坖乘坐龍輿,隆重登場。

今天的依然穿著的是一身硃紅色的團龍龍袍,頭上戴著的也是一頂肅穆莊嚴的黑色翼善冠。

當朱載坖的龍輿到了文華殿的丹陛前停下之後,朱載坖起身下輿,在他轉身面對百官的之時。

山呼海嘯般的朝拜之聲,頓時響徹雲霄!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載坖目光微抬掃過文華殿前的百官,而後玉音如罄,淡淡響起:“平身。”

百官再拜:“謝萬歲!”

而後朱載坖轉身入殿,升座坐在了高高的龍椅之上,目光悠遠似是在俯瞰天下。

孟衝在這個時候,也往前一步,展開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東洋水師總兵官戚繼光,遠征倭國,平定海疆...特封靖海侯,賜丹書鐵券,世襲罔替...”

“南洋水師都督俞大猷,開拓西洋,威服諸夷...特封平波侯,賜丹書鐵券,世襲罔替...”

“其餘東洋水師,南洋水師之有功之將,各按其功,進封得賞!”

“欽此!”

隨著孟衝最後一聲“欽此”,抑揚頓挫的念出之後,文華殿內外的京營精銳就按照預演的那樣,齊聲如雷的大聲喊道:“皇上萬歲,大明威武!”

在喊了幾遍之後,禮官就引導下,兩位受封為侯的戚繼光,俞大猷兩人走進殿內。

兩人此刻俱都身著御賜蟒袍,顯得各位精神抖擻。

朱載坖看著這倆干將,嘴角也不由微微升起,露出了一抹欣慰的笑容。

當戚繼光和俞大猷走至殿中的位置後,兩人齊跪行禮。

戚繼光大聲道:“臣東洋水師總兵官徵倭將軍兼瀛洲島總督戚繼光,叩謝天恩!臣必當肝腦塗地,死而後已,為陛下永鎮海疆!”

俞大猷隨即也大聲拜道:“臣南洋水師總兵官徵南將軍兼宣威海峽總督俞大猷,蒙陛下不棄,敢不竭盡殘年,為大明開萬里海波!”

朱載坖聽著戚繼光和俞大猷的鏗鏘有力的聲音,心中無比欣慰。

朱載坖伸手虛抬,對著戚繼光和俞大猷說道:“戚卿俞卿免禮,朕得二位愛卿,如得神助也!自今日起,凡我大明將士,當以靖海、平波二侯為楷模!為大明建立殊勳,揚威八荒!”

戚繼光和俞大猷,聽到朱載坖的勉勵和肯定之言,激動之色更是無以言表。

要知道在往常之時,他們這些武將出身的粗人,就算是立下了再大的功勞,也是要被他們頭上的派來的朝廷欽差或總督之列的文官拿走大頭。

就像當年的東南平倭一樣,仗雖然都是他倆衝鋒在一線打的,可是功勞最大的卻是當時浙直總督胡宗憲。

當然這也不是說胡宗憲在搶他們的功勞,要知道他倆當時能在東南如魚得水的施展著各自的能力,毫無後背壓力的清剿東南倭寇。

胡宗憲可是出了不少的力氣,而且在剿滅倭寇的大方針上,也都是胡宗憲一力謀畫,他倆具體執行。

所以當時的剿倭首功算到人家胡宗憲頭上,那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而此刻讓戚繼光和俞大猷感動的是,他倆這次能立下如此大功,還真是皇帝破天荒的信任,並沒有給他倆的頭上再安排什麼欽差總督之類的文官制衡。

所以才使得他倆這次的功勞破天荒成就了開國靖難以來的最大之功,從而使得他倆得以封侯!

要不然,就算是他倆再打一輩子的仗,也不可能再有一分一毫的進步了。

因為按照大明土木堡之後的規矩,武將是不可能再有獨當一面的機會了,他們頭上要麼會被安排個文官總督,要麼就會被安排個太監監軍。

但是現在經過朱載坖的一系列軍改之後,再加上朱載坖對他倆的信任,所以才讓他倆有機會立下了封侯之功。

所以此時此刻,不管是戚繼光,還是俞大猷,還是東洋水師,南洋水師的將士們,他們的心情有多麼的激動,自然也是可想而知的。

協辦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趙文華與兵部尚書譚綸,在這個時候,也在禮官的引導下,各自捧著兩方錦盒站了出來。

兩人先對著朱載坖一拜,“臣趙文華,譚綸請陛下為靖海侯,平波侯賜功授印!”

朱載坖微微點點頭,“準!”

接著朱載坖就從龍椅上起身,而後又從御座中間的丹陛走下,來到趙文華和譚綸的身邊,伸手將趙文華,譚綸兩人捧著的錦盒開啟,從中取出兩枚鎏金銀印,分別賞賜給戚繼光和俞大猷。

這兩枚鎏金銀印上,一枚刻“大明靖海侯之印”,一枚刻“大明平波侯之印”!

當這兩枚象徵著身份的鎏金銀印賜到戚繼光和俞大猷的手中之時,兩人臉上的激動之色,更是溢於言表。

戚繼光和俞大猷激動的又對著朱載坖重重一拜,再謝天恩之後,才將雙手舉過頭頂,恭敬的接下朱載坖親手賜過來的鎏金銀印。

賜完了鎏金銀印之後,接著就是賞賜丹書鐵券的環節了。

內閣大學士胡宗憲,也就是戚繼光和俞大猷的老上司。

這個時候,由胡宗憲捧著一方由黃色錦布鋪就托盤過來,裡面放著兩塊以鐵鑄就的丹書鐵券,上面是用硃砂金漆書寫的敕封文字,這些文字裡面不僅寫明瞭世襲的封號,也寫明瞭因何得功封侯的功績,且一式兩份。

正券藏於內府,副本賜予功臣。

可見,這次朱載坖賞功戚繼光和俞大猷,是多麼的正式隆重,甚至可以說這場封侯的儀式,比之當年老朱,和朱老四敕封國公的過程,都要氣派的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