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工業學院,新的學期開始之後,院長劉先超工作是比較忙的。
這天上午,他開完一個重要的會回到自己的辦公室。
他先給自己泡了一杯茶,然後拿起桌子上的人民報就準備學習。
他看到頭版第一個新聞就振奮了一下:終於恢復高考了啊!實在是太好了。
接連多年推薦機制上大學,招來的一批批工農兵學員培養的效果並不是太好。
學生在學校裡也沒有接受什麼正規的學習。
以至於劉先超覺得,京城工業學院的科研水平都有下滑。
“還是高考比較公平啊!而且,能夠招來真正的好學生。”劉先超自語了一句。
他又想到了王浩然。
按照王浩然現在的水平,讓他讀本科都有點兒浪費時間。
在前段時間發生的王浩然爭奪戰中,最終京城工業學院笑到了最後。
雖然教育部門下了通知,同意京城工業學院跟北大聯合培養王浩然。
但是,那只是名義上的。
王浩然還是會在京城工業學院註冊學籍,將來畢業了,也是隻發京城工業學院的畢業證。
北大隻能輔佐一下。
對此結果,劉先超很得意。
當然,他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畢竟,這麼優秀的一個天才,交到了你的手裡,你得保證讓他更加優秀啊!怎麼培養王浩然,對於劉先超來說,是個大問題。
劉先超思來想去的,他覺得等王浩然將來入了學,先給他培養一小段時間,讓他掌握本科階段的知識,然後馬上轉入研究生培養階段。
當然,如果王浩然入學之後經過考核,已經達到了本科階段的學識水平,那就更好辦,直接讓他上研究生。
嗯!甚至,可以直接給他科研任務,讓他主持研究課題。
只是,誰來當王浩然的導師呢?劉先超琢磨了半天,他發現,京城工業學院能真正勝任王浩然導師的,一個都沒有。
那就,乾脆以導師組的形式來培養他。
以哪個導師為主呢?
思來想去的,劉先超還是決定,就讓葛強軍來牽頭吧。
名義上,葛強軍是王浩然的老師。
但是,王浩然完全不必像其他人那樣按部就班地上研究生的課程。
甚至,就連研究生的階段性考試,王浩然都可以自主選擇是否參與。
考核王浩然就以他完成的科研成果為主。
考試不考試的,其實都沒什麼真實的意義。
關鍵還是多出好的成果,多為學校爭光,多為國家做貢獻。
劉先超心想,那就這麼定了吧!待會兒,我要找葛強軍過來談談,問問他的看法。
劉先超這麼想著,他就開始繼續往下看。
第二個新聞是全國科技獎評選結果出爐。
劉先超趕緊看了一下,他主要是想看看有沒有本校報上來的專案。
劉先超仔細地看,前面的國家發明獎沒有京城工業學院的人。
再看科技進步獎,第一個就是王浩然的名字。而且,王浩然的名字後頭有標註:李蔡大隊插隊知青。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