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復興:從知青到國寶科學家

第16章 引起上面關注【求收藏求追讀】

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現在每年生產的拖拉機也就才不到十萬臺而已。戴洪濤搖了搖頭:“我總覺得不太現實,哪會有那麼大的銷量啊。生產隊都嗯窮的,富有的不太多啊。”

王浩然心想,現在也的確是只有生產隊能購買裝置。

但是,最多也就兩三年之後,包乾到戶就要全國推廣了啊!到那個時候,農民的消費能力就會逐年快速上漲了。

早點開始下手,兩三年之後,不就可以形成爆發性的產能了嗎?

王浩然說:“戴廠長,國家一直在快速發展的呀!”

“還有,我覺得國家已經在定調了,以後要把經濟發展當做主要任務來抓。”

“現在下定決心行動起來,咱們可就搶佔了先機了。”

“您要信我,您就給我幾個人,讓我帶著把一系列鑄造裝置、壓鑄裝置給搞出來。”

“當然,這個過程中恐怕還需要購買原材料,如果能夠申請到國家資金的投入與幫助,那就更好了。”

想要把一系列的鑄造機械裝置搞出來,投入恐怕不會太少。

而要把壓鑄機搞出來,那就更需要不少資金的支援,甚至要呼叫挺多的資源。

這是需要更高層級的部門提供支援的。

戴洪濤聽了王浩然的話,卻仍然有點兒猶豫。

畢竟,馬坊機械廠只是個公社辦的小廠而已。

他總覺得自己沒那麼大能量,也幹不了那麼大的事兒。

“浩然啊,你容我考慮一下,然後向上面打個報告,看看上面是否批准我們搞鑄造裝置。”

“你看行嗎?”

王浩然心想,這位戴廠長看來也不是個有魄力的人啊。

當然,現在這個時代,有魄力有眼光的人其實本就不多。

這是有時代侷限性的。

王浩然認為,這個事情吧,其實也急不得。

王浩然這麼想著,他笑著點頭說道:“好的,那我等您的好訊息。”

王浩然去車間幫忙理順生產流程啥的,爭取能完成上頭安排下來的生產任務。

而戴洪濤呢,則是開始準備向上級打申請。

……

王銘山是一機部的負責人。

這一天的上午,他一如既往地忙完了手頭的工作,然後他就開始翻看起秘書送過來的報紙。

他看報紙很快,只看標題和導讀,覺得有價值才會仔細閱讀。

他辦公桌上,除了幾份央媒報紙之外,還有兩份是京城地區的報紙。

一份京城日報,一份京城青年報。

王銘山翻到了京城青年報的時候,他在頭版二條看到了一條自己感興趣的新聞。

知青點走出來的大能人?

這年輕人竟然自己研發了一臺新型折彎機?

王銘山興致勃勃開始看起內容來。

第1更!求收藏求追讀求推薦票求月票!。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