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復興:從知青到國寶科學家

第38章 造增雨炮彈

隨後,王浩然就去找品谷縣主任郭慶。

見到郭慶之後,他就把自己的想法跟郭慶那麼一說。

郭慶這會兒也在為連續多日不雨而犯愁呢。

現在,龍國的確是有人工降雨的技術能力。

不過,這種技術大多都至少被省市這一塊氣象部門掌控著呢。

也並不是說,你一個縣需要人工降雨,一打申請,馬上就能獲得幫助。

而且,現在的人工降雨方式,也大多是靠著飛機在天上撒增雨的鹽粉、碘化銀之類進行。

基本上還沒怎麼開展用增雨炮彈來實施人工降雨。

“浩然同志,你覺得真能做到嗎?”郭慶問道。

王浩然點頭:“真的能,不過,這需要您的支援,我需要在本縣的化工廠製造一些增雨用的物質。”

“另外,我還需要玻璃器皿廠協助製造玻璃纖維炮彈外殼……”

想要造增雨炮彈,可不止是隨便就能搞定的。

增雨炮彈彈頭部分最好使用塑膠,可以避免誤傷人。

炮彈彈體為玻璃纖維。

裡面裝填的有少量炸藥,還要按配比來裝碘化銀和鹽粉。

當然,碘化銀的量必然會很少,因為銀好歹也是貴重金屬。

乾冰也是一種重要的增雨催化劑,但是,這玩意太不好儲存了,如果想要將其裝到增雨炮彈裡,那就需要炮彈彈體承壓60多個大氣壓,那不太現實。

還是用碘化銀以及鹽粉比較穩妥一些。

但即便如此,這玩意的技術含量真的不低。

郭慶大手一揮說道:“那就幹唄!”

“要是真的造出了增雨炮彈來,那以後就不用發愁了啊!哈哈!”

“咱們隨時都可以在天上有云的時候開上兩炮,讓雨降下來。”

於是,在郭慶的支援下,縣裡好幾個廠同時配合,開始造增雨炮彈。

因為有王浩然的技術指導,第一枚增雨炮彈到了下午三點多就造出來了。

不過,這個時候,天上晴空萬里,一輪烈日炎炎。

根本就不具備人工增雨的條件。

這也就沒辦法進行測試了。

不過,縣裡還是一口氣就生產了50多枚的37毫米高射炮增雨炮彈。

在王浩然協調生產高射炮增雨炮彈的時候,郭慶在幹嘛呢?

他跑去了縣農藥廠考察。

因為,李雲鵬給他打電話彙報,說王浩然搞出來一個非常厲害的新農藥除草劑。

郭慶就趕緊跑過去看。

這個時候,被使它隆打過的草已經是完全枯黃了。

郭慶看了之後,很是振奮:因為能生產一款新的農藥,就意味著縣農藥廠的起死回生啊!

郭慶馬上指示:“抓緊時間向上面報發明成果,讓主管領導來考察一下!”

“雲鵬同志,這個藥,對你們意義很大,伱們得抓緊時間能夠儘快大規模量產。”

李雲鵬說:“那這個報告恐怕需要浩然同志親自來寫。畢竟,他是這個藥的發明人。”

郭慶點點頭說:“你跟浩然同志溝通一下吧!”

“另外,縣裡會通報表揚浩然同志,你們也要適當地表示一下,給點兒獎勵,知道嗎?”

李雲鵬自然是連連答應下來。

轉眼之間就到了下午的6點多鐘。

王浩然帶著20枚37毫米增雨炮彈離開了縣裡。

他已經看過天氣預報,說的是今天晚上晴轉多雲。

那就試一試吧!若是看看今晚的雲量還湊合,就打幾發炮彈上去,看能不能降些雨下來。

在王浩然回到李蔡大隊之前,李崗以及好多社員都已經一次又一次地過來觀察過王浩然玉米地裡的雜草的情況。

李崗昨天晚上就是睡在機井旁邊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