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復興:從知青到國寶科學家

第40章 三指雨

李結實一邊吧嗒吧嗒抽著旱菸袋,一邊仰臉眯著眼睛看天。

“天上雲不少了啊!”李結實說。

王浩然說:“再等等吧,待會兒,雲量積得更多的時候,咱們再開炮!那樣沒準催下來的雨能把周邊區域給下透了。”

於是,大家就繼續等待。

等待的時間是枯燥的。

在等待的時間裡,王浩然在想一個問題:既然李蔡村已經悄然實現了包產到戶,那麼,今年的秋糧就必須得確保獲得大豐收。

此外,家庭副業也要發展起來了,之前自己想過的種蘑菇這個事情,可以提上日程。

家家戶戶種點兒蘑菇,再搞搞養殖,發展一下經濟作物,爭取能夠快速幫助村民致富。

只有如此,才能讓李蔡村成為榜樣。

明年就要改開了。

事實上,現在的情況已經在起著微妙的變化。

當然,目前的阻力也是挺大的。

王浩然還在想另外一個事情,那就是:其實集體經濟也並不是一無是處啊!如果按照現代企業管理的制度來管理集體,激發社員的積極性,其實也是可以起到快速發展經濟的作用的。

後世全國有好幾個典範村子,都沒有實行包產到戶的改革,而是仍然實行集體制,他們選擇的策略是大力發展村辦企業,利用集體的力量實現共同富裕。

但是,這些典範都普遍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發展後勁不足,後來往往會出現各種問題。而且,他們發展起來主要也靠輸血。

王浩然思來想去的,還是覺得在初期階段採取包產到戶的私有制可能會更合適一些。

等將來科技高度發達,生產力高度發展,物質極大豐富的時候,再說共同富裕也是不遲的。

總有人會說什麼“生產力高度發展,物質極大豐富”是個偽命題,根本不可能實現。

但是,假如某一天真的突破了核聚變,能源可以敞開了無限使用,那生產力的爆炸性發展是真有可能實現的。

到那個時候,因為人工智慧的高度發達,可能人的作用就會越來越小。大量的人口就會無所事事。

那該怎麼辦呢?除了物質按需分配的集體制,還能有別的選擇嗎?所以,生產力發展到最後,必然是要達到馬先哲說的那個理想國的目標。

當然,這個理想國的目標,也不是說就不會有阻礙,不會有挫折與坎坷。

人的貪慾,是這個偉大目標的最大阻礙。

因為貪婪的人性假如不加以限制的話,那會發展出一個極度膨脹的邪惡怪物的。這個怪物就是壟斷財閥。

王浩然腦子裡胡思亂想著,時間一點點地過去。

轉眼就到了晚上9點多點了。

“浩然,在發什麼呆呢?你看看,現在這個樣子,雲量夠不夠啊?”

李崗在旁邊推了一下王浩然。

王浩然這才醒過神來。

他抬頭看了看天,這個時候,頭頂的天空已經是被雲層完全覆蓋。

原來的月光也都被徹底遮掩。

這雲量絕對是夠了的。

王浩然說:“可以了!那咱們現在開始增雨作業吧!”

於是,眾人開始忙碌起來。

高射炮早已經準備好了。現在要做的就是調整角度。

這些民兵之前都有過很多次操作高射炮的訓練。

王浩然站在一旁,看他們操作起來如行雲流水一般利索。

“浩然,炮彈已經裝填完畢,是不是馬上開炮?”李崗問王浩然。

王浩然點點頭,說:“開炮吧!”

李崗一聲令下:“開炮!”

“轟!”

“轟!”“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