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這.”殷子煜此言,可謂是真心話大冒險了,直接闡述了封神之本質根源。
這讓金靈聖母十分的動容,十分的震驚。
“如此而言,這封神之量劫,可是無法共存?”
殷子煜點點頭:“金靈老師,如今已無法共存了!我等無法做到如同軒轅一脈一般順從,而他們也不能容忍我們不順從。”
“未曾想,汝竟然也能領悟到這些,子煜,人族之危亡,盡在汝之肩!既然如此,汝當如何打算?”
殷子煜感嘆一聲:“量劫已到,對於量劫,儘量在吾心,眾生之心,聖人之心之間,尋找到一處夾縫才可。同時,對於弟子而言,也是完善自身之道的極大機緣所在!”
洛神則是好奇的問道:“子煜兄,量劫之中,機緣何處尋?”
殷子煜聽洛神詢問,稍微沉思,看向天際幽幽嘆息:“極致的量劫壓抑,則能出現極致的悟道者,一場量劫之悟道,能趕超萬千元會閉關!”
金靈聖母聽後也是不由的點頭:“子煜竟有此領悟,此言不錯,量劫時期,是勘破一切的時期,此時期乃是天道昏暗不明,天地變換最為劇烈時期,此時貧道也才領悟,但凡是那些混元中期者,都是歷經一兩次量劫之人。”
“原來如此,宓妃明白了!”
殷子煜看向金靈聖母,而金靈聖母從殷子煜的眼中卻看到了不應該屬於這個年歲應該有的滄桑歲月之感,這是極致悟道才能有的。
其實,殷子煜的眼中,自得到成湯六萬年數百代人皇之氣湧入心頭之後,則產生了巨大的滄桑感。
其中獲得巨大感悟,自然讓其心之重,重如泰山。
“金靈老師,此次量劫之極,弟子認為,不可等閒視之,望金靈老師慎重!”
“好,子煜,汝如今已尋到自身之道,那便以此走下去,因汝之故,貧道此番善惡之分亦算圓滿,今日便可閉關斬屍!”
“子煜恭祝金靈老師斬屍順遂,早日進階混元金仙!”
金靈聖母走入靜室後,頂上三花浮現頭頂,龍虎玉如意浮現與金靈聖母之慶雲之上。
此次困擾金靈聖母數萬年的斬屍,如今在朝歌這段時間,將其看透,已得圓滿,總算到了斬屍之時。
“這成湯氣運,因為這比干回來,竟然又穩定了!”
廣成子帶走殷郊殷洪之後,看著整個朝歌因為殷子煜的歸來,竟然又帶來了上升,頓時有些氣結。
自己這些人謀劃如此多,但是卻沒想到,這氣運之固,竟如此牢不可破。
這讓廣成子簡直是有些吐血。
“師兄,如今這氣運又穩定下來,當如何是好?”
此刻,太乙真人來到廣成子這裡,神色凝重!廣成子看向太乙真人:“師弟完成師尊交代?”
太乙真人微微點點頭:“如今已收靈珠子為弟子!”
廣成子嘆息一聲:“未曾想,這比干如此了得,這氣運竟能因此一人,竟然降而復生!”
太乙真人此刻也是沒有辦法:“廣成師兄,此時應如何對待?”
“不久之後,東伯侯則反,乃至天下皆反,到時,在做決定吧,如今先讓北海拖住聞仲!”
與此同時,帝辛的動作很快就傳到了東伯侯這裡,畢竟整個朝歌,到處都是各方的親信密談,並且以極快的仙術傳遞訊息。
東伯侯府內,姜恆楚將青銅酒樽狠狠砸向地磚,酒液混著碎瓷濺在蟠龍柱上。
“本候之女賢良淑德,何罪之有?”
姜恆楚此刻壓制不住怒火,怒目圓睜,鬍鬚因激憤劇烈顫動!“帝辛昏聵至此,竟聽信奸佞!”
這一刻,姜恆楚所有的希望,全都化為泡影,女兒身死,太子被定為謀逆。
世子姜文煥怒吼:“昏君竟殺吾姐,父親,不如起兵,討要個說法!”
姜恆楚恨恨說道:“本候現在前去朝歌!”
“父親莫要輕易前往!”
姜恆楚則是擺擺手:“無妨,這帝辛莫非還敢殺本候,若是殺本候,天下皆反,汝且等候就是!”
姜恆楚做好決定之後,二話不說,直接前往朝歌。
對於姜恆楚而言,已經有了抉擇,自己的女兒絕對不能承擔謀逆罪而死,這是自己的恥辱。
若是自己身死朝歌,則天下諸侯也會洗刷自身之冤,身死不可怕,打不了上封神榜。
此時,整個朝歌,則是又恢復往常一般,氣運也算是穩定下來。
姜恆楚來到朝歌之後,直奔帝辛宮殿。
“陛下,臣女究竟所犯何罪?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帝辛冷哼一聲:“汝之女妄圖謀逆,罪有應得!莫非汝也想步她後塵?”
“陛下!這其中定有奸人挑撥!”
姜恆楚額頭青筋暴起,指向前方的費仲、尤渾:“定是這二人進獻讒言!若是陛下要殺臣,那就殺,若是殺臣,天下諸侯皆反!”
費仲撲通跪地,聲淚俱下:“冤枉啊陛下!東伯侯這是惱羞成怒,威逼陛下,蓄意謀反!”
帝辛此刻可是躁狂時期,若是順從其實無妨,但是要跟帝辛犟起來,帝辛絕對不會留情。
你威脅帝辛敢不敢殺,帝辛豈能在留你。
帝辛猛地起身,冕旒撞出刺耳聲響:“既如此,斬!”
不等姜恆楚辯駁,兩旁武士已如狼似虎撲上前,很快就直接斬了姜恆楚。
姜恆楚死,頓時震動整個天下,而姜文煥則是怒吼:“父親!昏君,吾與你不共戴天,從今日起,東伯侯反商!”
一時間,整個大商的兵戈,首先從東伯侯開始興起,天地風雲,也因此而動。
對於姜文煥反叛,殷子煜也是泰然自若,這個雷是早晚都要爆的,殺了姜後,則是必然要爆。
而安排在東方的各路總兵,也是能夠擋住姜文煥無法東征一步,而北方也有六十四路諸侯反叛,可以說,北方零星反叛,東方直接全反。
“子煜兄,如今狀況,我們如何是好?”
殷子煜則是淡淡說道:“無妨,本就不是我大商的掌控之地,早晚都要反,先穩定朝歌氣運即可,如今不過是量劫開始之時。繼續維持主昏於上,政清於下之策即可。”
這幾方反叛,都是聖人下子,引動天下亂局,穩定了這裡,那裡必然反,唯有讓其順利推進才行。
在殷子煜的穩定大局之下,雖然四方烽煙四起,而帝辛也時不時的殺人,但是朝歌卻沒有出現亂子。
而闡教弟子自然也是開始收徒佈置,靜待未來。
朝歌城歷經十幾載風雲變幻,終在殷子煜的操持下安寧。
整個祭典司,偌大的氣運環繞,乃是各方仙人的聖殿,若是再此修行,則領悟天道也將事半功倍。
而此時,殷子煜周身縈繞著六十甲子的五行法則之影,隨著殷子煜的指尖劃過虛空,十二地支符文如鎖鏈交織,天干之氣凝成五行本源在殷子煜的掌心沉浮。
六十杆大旗,上面印刻甲子,乙丑,等等混沌神紋字樣。
這六十杆大旗,未來將是引動混元五行陣的陣旗,需要功德加持,如此則混元五行陣則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