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什麼意思?景宣帝眉頭擰得死緊,看向底下的大臣。
幾人都沉思的琢磨著,半晌後搖搖頭,“不解其意,這詞估摸著是後來才有的,現在實在不清楚是什麼東西。”
景宣帝有些惱怒,怎麼就走了呢?他看著天幕裡已經開始拿著工具準備拆車子的兩個小屁孩,牙根都開始發癢了。
可惜,天不遂人願,他只能收回視線,用手揉了揉額角,對眾人說道,“走吧,去前殿。”
等到大臣們陸陸續續都來了,景宣帝才問道,“諸位愛卿對於方才天幕上所言之事,有何看法?”
“陛下,既然天幕上所存在的人是咱們的後人,那他們如今所用的那些東西,必然都是能製造出來的。臣懇請陛下召集天下能人異士,共同探討製造天幕上的器具。”這是工部尚書於康升的話。
這會兒他也不躲著了,有些激動的上前兩步,“有些東西實在好用,不說別的,就是那平坦的路面,若是咱們大啟也能擁有,那不管是出行還是運貨,都能再方便不過了。還有,其他的東西或許複雜,但前兩日的水龍頭,工部已經有匠人造出來了。”
水龍頭的結構不像什麼汽車掃地機洗衣機之類的複雜,大家集思廣益,討論個一個時辰就有思路了,修修改改現在已經有了雛形。
而且此刻天幕上的兩個小孩正在拆那輛小車子,他方才就交代了底下的人,不要錯過任何細節,看看這車子是如何做出來的。要是知道如何做,回頭他們也能擁有這樣一輛能日行千里的神器了。
光是想想,於康升就興奮的臉色通紅,天幕上的好東西實在太多了。
“陛下,想想那片刻就能帶著人上樓下樓的電梯,想想不用鑰匙只是按個手指就能開門的門鎖,想想亮如白晝的燈光,這些可都是好東西啊。”
景宣帝被他說得都心頭火熱了起來,可不是?這些他都眼饞的很。
於是他點點頭,然而不等他准奏,那邊司農寺卿搶先一步開口,“陛下,這些都是身外之物,並不是很著急。當務之急,是那畝產萬斤的紅薯啊。要是大啟有了這樣產量豐厚的糧食,那才是陛下之幸,百姓之福,大啟之福啊。”
戶部尚書緊跟著附和,“臣也覺得如今尋找那紅薯才是重中之重,去年江北大旱,百姓們顆粒無收,流離失所,陛下體恤,朝廷賑災後,又減免他們兩年賦稅。可上半年晉南一帶地震,朝廷同樣減免災區稅糧,調派急救物資。可饒是如此,還是有大批的百姓無糧可用,成為流民。如今國庫空虛,再不想辦法賺錢,戶部就要撥不出銀子了。現在知道有畝產萬斤的糧食,若是能找到,實是我大啟之福啊。”
於康升有些不樂意,“那修路也是利國利民的大事,道路通暢了,那南貨北運方便許多,不也是給國庫創收嗎?再說了,天幕上說紅薯是明朝才引進的,現在咱們這連個影都沒有,又不能憑想象造出來。天幕也不肯透露更多的線索,畝產萬斤那就是空談。”
戶部尚書,“國庫連銀子都沒有了,於大人還想修路?修路不用銀子嗎?你也說南貨北運,那得從南到北的路都修齊全了才成吧。這麼多銀子哪裡來?總不能縮減兵部將士們的開支吧。”
好傢伙,一句話把原本事不關己只看笑話的兵部和武將們給拉下了水。
“陛下,臣覺得尋找紅薯是最緊要的事。”
“陛下,雖然天幕沒有透露紅薯在何地。可想來現在肯定是有的,只要加派人手,到各地尋找,必然能找到。整個大啟的人都看過天幕,都知道那紅薯長什麼樣,想來想要找到也會容易許多。”
“臣附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