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這才多久,它不僅重新開機了,甚至能量值唰唰唰的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瘋漲。
從一開始極其困難的一千,到後來的一萬,再到後面的十萬。
這才半年多時間而已,已經到了三十五萬了,這數字以前它都不敢想。
朝朝現在才六歲,等到十六歲二十六歲,那得是什麼天文數字啊。
阿善一想到這些就忍不住狠狠的嚥了咽口水,這可是它統生第一次繫結宿主啊,還是一個小孩宿主。
阿善偷笑,“朝朝,以後我們一起努力,爭取積攢多多的能量值。”
朝朝用力點頭,“好,我會努力的。”
有了這三十幾萬的能量值,一孩一統信心十足,越發的有幹勁了。
之後朝朝繼續回幼兒園上課,她依舊只有週末才有空。
然而馬上就要高考了,簡雲桑現在連週末都抽不出空來,因此,大多是賀南洲帶著朝朝前往周邊地區。
當然,他們去的最多的是各種博物館。
江城本地的博物館就有不少,上次去了農具博物館,大啟的百姓們見識了後世的農具發展。
如今在朝廷的大力發展下,不少地方已經用上了新型農具,不管是耕地還是灌溉的效率,都比從前好了許多。
聽說很多地方的農民都已經在準備開墾荒田,那些腦子靈活的人,知道朝廷已經派兵出海尋找高產糧食,等這些糧食找回來推廣下來,他們要用到的地肯定需要不少。
有了農具博物館打底,大啟百姓們對於去參觀博物館的事情很是期待。
因著剛經歷過水災,所以賀南洲帶朝朝去的第一站,就是水利博物館。
館內的建築恢弘壯闊,館內的展區有許多,從水利的起源與歷史,到近現代水利技術的創新應用,記錄了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光輝治水歷程。
還有內容豐富的展品,一些古老的水利工具,像是古代的水車,運河模型等等,都讓大啟人有一種親切感。
當然,對於景宣帝來說,最最重要的,就是後來解說員解說的古往今來的一些重大的水利專案。
古代有都江堰,李冰父子首創的無壩引水系統。還有京杭大運河,鄭國渠,靈渠,坎兒井等等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都在歷史潮流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這些,景宣帝和文武百官都清楚。
像他們大啟,如今正在進行的水利專案,就有‘南旺分水樞紐’。
但,這還不夠,他們多的後世的水利工程,們如何解決治水用水問題。
然後,他們就聽到了‘三峽大壩’,‘南水北調’的解讀和展示。
就說三峽大壩,水利博物館講解的十分詳細,更是透過大量的實物模型和資料展示,詳細介紹了三峽大壩的建設歷程,技術難題以及最終的成功突破。朝朝他們能夠清晰地看到這一工程的宏偉藍圖,配合著解說員的講解,彷彿能切身體會到在建設三峽大壩時遇到的難題和解決問題的決心和智慧。
朝朝聽得熱血澎湃,景宣帝更是看得驚喜連連,呼吸急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