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了,被蛇蠍美人撿漏了

第390章 兩江府兵陷絕境,陸遠招攬吳子玉

《曹劌論戰》中,有句名言,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千餘名民兵隊長,是陸遠在吳松戰場上的勝負手,吳子玉四千重兵圍攻一團核心陣地,眼看就要全殲,

冷不防,黑夜中殺出一支奇兵,這幫老兵不但槍打的賊準,而且,白刃戰一個頂倆,彼時,兩江府兵正歡欣鼓舞之極,

就沒怎麼顧得上身後,於是被一傢伙砸蒙了,千餘老兵以左右包抄之勢,迅速打垮東面的府兵,

但他們不急著接應一團殘部,反而再次一分為二,向兩翼席捲,頓時把南北兩面的府兵,打得雞飛狗跳,狼奔豬突,

而一團長也非泛泛之輩,大聲宣告援兵抵達,誓死擋住西面之敵,

不到片刻,西面瘋狂進攻的府兵發現,

三面豬隊友都廢了,只剩他們孤軍深入,隨時都有被包圍的危險,

於是,果斷和光同塵,迅速撤下山包。

這一仗,雙方都損失慘重,退下來成建制的兩江府兵,不足三千,即便加上吳子玉掌握的兩個後備千人隊,也只有五千,而且,全軍士氣,因為功敗垂成,跌落到谷底,

而極東一團,也僅剩六七十人,團長身中兩彈,營連排軍官十不存一,

但是,他們堅持到了最後,吳松陣地依然掌握在極東軍手裡。

牛行鎮,傷亡過半的雙方,依舊犬牙僵持,在夜幕下,橫眉怒目的舔著自己的傷口,相對輕鬆一點的,是二團的次次要戰場,

東西兩翼的府兵,在白天付出一千人傷亡後,變得非常謹慎,

為了應付吳子玉的“夜襲”命令,兩個精明的指揮官,均派出小部隊騷擾,此舉無關痛癢,不影響大局,

吳子玉在軍帳中,怒不可遏,但,這次是全面潰敗,

想殺人都沒法執行,畢竟,法不責眾,

強行軍法從事,部下大機率會反水譁變……

再說了,哪個千總跟總督府,沒點人情客往的關係?最終,承擔怒氣的,是幕僚繪製的軍事地圖,

被鋒利的指揮刀砍的稀巴爛,拼都沒法拼。

府兵將領也都陰沉著臉,陸續收攏逃回來的官兵……

這大黑的天,好多潰兵分不清東西,當他們發現跑錯了方向,兜了好大一圈,才三五成群的返回軍營,

事後,今晚的夜襲戰,被諸多軍事評論員判定為,“極東自衛反擊戰”的轉折點,儘管,在兵力上,吳子玉仍然處於優勢,但,兩江府兵卻再也沒有能力,或者說信心,發起過一場像樣的進攻,

他們是真的被打怕了,

或者說,對叛軍“鋼鐵般的意志”,無法理解,

這是廣大底層府兵,普遍的心理認知,

相反,極東新軍卻士氣如虹,求戰心切,從防禦轉向反攻,最終,毫無懸念的取得整個戰役的勝利。

當拂曉來臨,三四五六團的五千生力軍,經過半夜的休整,在參謀本部的指令下,兵分三路,殺進吳松戰場,兩千人圍堵吳子玉本部,

兩千人閃擊二團西面府兵,一千人合圍牛行“兩江四寶”,吳子玉所能採取的應對之策,

只能命令二團東面兩千餘府兵歸建,固守大本營,同時,向兩江總督董之張,申請撤回江南,

但是,董總督卻久久沒有任何回應,為啥?

難道,他不明白三州合圍的戰略已經破產了嗎?

非也非也!

董之張雖是文官,卻精通武略,他早已判明,吳松之戰,非人力可以挽回,

咦?那為何不趕緊撤兵止損呢?如果能保留下吳子玉的小八千人馬,未必不能捲土重來……

呃,這裡面的玄妙,就在於朝堂派系之爭,

董總督雖是位高權重的一方諸侯,可他在朝堂上,卻屬於新興的“洋務派”,一直被勢力龐大的“守舊派”,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

權力的爭奪,派系的傾軋,從來不講大局,

在“保守派”看來,“洋務派”獲勝,簡直比死了爺孃老子更痛苦,他們無時不刻,在盼望著“三州兵敗”,以便“痛打落水狗”,讓“洋務派”們永世不得翻身!

故此,在“鬼子六親王”的暗示下,董之張寧願“飲鴆止渴”,也無論如何都不會發布“撤兵”命令,休整三天後,六千多極東軍,

對兩江府兵大營,完成三面包圍,惟一的生路也斷了,

吳子玉控制著唯一的“通北碼頭”,日盼夜盼,等來的卻只有董總督的四個字:

“固守待援!!!”

三個感嘆號,讓吳子玉如墜冰窟,

完了!

他很清楚,董之張手上壓根就沒有援兵,江南江北兩州也是損失慘重,不可能為了救他,再度冒險火中取栗,兩江府兵的結局……只有死路一條!看著一江夏水往東流,吳子玉彷彿蒼老了二十歲……

而極東董事會,則笑語盈盈,

自衛反擊戰,極東軍以少勝多,取得空前大捷,證明了自身的實力,放眼蒂東,舍極東其誰?

然而,對於被包圍之中的兩江重兵集團,如何處置,意見大致分為兩派。

主戰派認為: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主和派認為:得饒人處且饒人,冤家宜解不宜結。

雙方唇槍舌劍,引經據典,好不熱鬧,

最終,相持不下,請董事長出面裁決,陸遠從參謀本部趕來,聽取兩方代表的陳述後,點了點頭,“當然,對於敵人,我們必須像秋風掃落葉那般冷酷!”

主戰派面露喜色,主和派頗有微詞,然而,陸遠話鋒一轉,繼續說道:

“但是,無論做人做事,

都要有理有利有節,武力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手段。”

這下,兩派都傻眼了,正話反話都讓你說了,到底啥意思啊?

陸遠笑道:

“諸位,戰爭基本結束,

下面要進行政治解決,我的建議是,雙方進行和平談判。”

“怎麼談?”

陸遠挑起大拇指,笑道:

“這是個好問題,怎麼談,又談些什麼問題呢?諸位不妨群策群力……”

又是一番嘰嘰喳喳的爭論交流,

最後,極東董事會派出使者,前往吳子玉的中軍大帳,

“和平談判?你們想談什麼?”

使者伶牙俐齒地說道:

“鑑於當前雙方的態勢,本次和平談判有三條底線……”

吳子玉納悶地問道:“哪三條?”

“首先,貴軍必須解除武裝,

千總和千總以上的將領,必須接受我方軍事法庭的審判。”

“嗆啷!”

一名千總勃然大怒,抽出指揮刀,指向極東使者,“麻嗝屁,你找死?!”

使者頗有幾兩硬骨頭,眉眼不眨地冷笑道:“哼,我要怕死的話,還敢來嗎?”

吳子玉皺了皺眉,自古以來,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再說,整個大營都處在極東軍炮口之下,和為貴!“不得無禮!”

那名千總,見唬不住使者,只能恨恨地離開大帳。

吳子玉看向使者,問道:

“士可殺不可辱,這樣的條件,未免欺人太甚了吧?”

使者繼續侃侃而談,

“首先,是確保貴軍不對我方構成威脅,當然,我方會依據國際公約,保證貴軍官兵的生命權。

另外,這場仗,貴方給我方,

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還有巨大的經濟損失,必須有人為此負責。”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