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了,被蛇蠍美人撿漏了

第394章 極東高盧同盟,北洋尚能戰否?

陸遠剽竊的流水線,為什麼能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

因為一支洋槍的組裝有十幾道工序,

學徒工想要全部掌握,熟能生巧,至少需要半年以上,但,如果只專精某一道工序,可能十天半個月就會了,

換而言之,短時間訓練後,十幾個熟練的學徒工,就等於十幾個老師傅,甚至更快一點,這也意味著,兩百多個學徒,在半個月內,都轉變成熟練工,按照這種流水線模式,整個兵工廠兩千人,

包括槍支、彈藥、擲彈筒、迫擊炮,還有各種衣帽鞋襪和用品,

不到半個月,產量迅速提升五倍以上,不僅極大緩解了極東軍的整編訓練,還可以提升對其他地區革命派的軍火輸出數量,

當然,這也不光光是效率最佳化,在成本上也大幅降低,比如,一支洋槍,純進口價格不低於50個大洋,像這種進口零件組裝的半國產洋槍,算上機器的折舊費、人工費,還不到30個大洋,至於子彈手榴彈和槍榴彈,省的就更多了,畢竟這些都是耗材,使用數量高得多,

儘管董事會對此很滿意,可陸遠仍然不滿足,火力密度決定戰爭天平的傾向,

於是,他決定研製五連發栓動步槍和捷克式輕機槍,

再加上已有的手榴彈、擲彈筒,作為基層連排隊伍“四位一體”的標準火力配置。

說實話,列強的轉盤機關槍太笨重,塊頭大,又非常顯眼,很容易成為敵方火炮的打擊目標,

圖紙早就在他的腦海中,分分鐘搞定,

為了便於可持續戰鬥,他將栓動步槍和輕機槍統一槍管彈藥口徑,

為此,他又不得不,開展工業標準化改造,打個簡單的比方,最基礎的螺絲和螺母,

之前都是手工搓出來的,哪怕同一批產品,拆下來後,也會出現互相不匹配的尷尬狀況,標準化之後,相同裝置打壞了,拆下來的好零件,依然可以組裝出好用的裝備,

既避免了浪費,也提升了戰爭的保障,同時又等於建立良好的生產鏈生態,一舉多得。

當極東董事會,強行推廣工業標準化生產時,不但,原有的資本家不理解,就連列強的商團也表示抗議,伊麗莎白、巴羅夫、西門右兵衛,甚至找到陸遠,要求他擱置標準化,

為啥呢?因為列強之間,生產標準各不相同,特別是伊豆島國,他們雖然實行了維新變革,全面接受洋化,

可搞笑的是,他們國內也是派系林立,

比如,關西和關東,基於歷史原因,就採用了不同的工業化標準,

典型案例就是電網裝置,關西採用歐羅巴50赫茲,關東採用大漂亮60赫茲,

還有舉世聞名的海軍陸軍之爭,成見之深,即便用“世仇”來形容也毫不為過。

嗯,極東實施標準化,為啥洋人這麼著急?作者就不得不說,列強的嗅覺非常敏銳,

列強開啟蒂法國門,原動力當然是利益,什麼樣的利益?工業化大生產的廉價商品,非常需要銷售市場,希斯大陸被譽為世界中心,地理環境得天獨厚,非常適宜人口繁衍,

所以,蒂法文化圈和北希次大陸的天竺文化圈,接近十億的龐大人口,成為列強不容放棄的傾銷大市場,當陸遠全力推進工業化,列強商團是樂見的,畢竟可以賣機器裝置,還可以賣零配件,都能賺到錢,但是,陸遠搞自己的標準化,

只要全面實施,他們的裝置和商品,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擠出蒂法,一旦失去蒂法市場,他們國內的資本家和工廠,將遭受巨大損失,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故此,三個代表心急火燎的,闖進了沈北玄的辦公室,伊麗莎白直言不諱:

“沈董事長,你的標準化屬於壟斷,不符合商業精神!”

西門右兵衛也義憤填膺地質疑道:

“你承諾過自由貿易,現在分明是想利用這個標準,干涉民間貿易,絕對不行!”

巴羅夫也摻和進來,道貌岸然地說道:

“九國商團共進退,我們一致認為,此舉極大損害了列強的利益,你們若強行推廣,必然會遭到對等的報復!”

其實,金帳公國對蒂法的商貿,和工業強國沒法比,

他們的輸出商品,大多集中在糧食、礦產、能源和木材等原材料方面,

極東實施標準化,對金帳公國的影響非常小,但是吧,這個國家一向貪得無厭,有好處他要咬一口,沒好處也要咬一口。

陸遠哈哈一笑,問道:

“標準化的好處,即便我不說,你們也都很清楚,在商言商,這件事我必須作……”

三位代表面色很難看,他們沒想到,陸遠居然過河拆橋,簡直可惡之極!然而,陸遠話鋒一轉,繼續說道:

“當然,我也會尊重各位的利益,

比如說,在採取哪種標準上,不特立獨行……

問題是,你們內部有共識嗎?”

伊麗莎白眼睛一亮,她聽明白了,陸遠肯定要推行標準化,但,可以按照列強的體系來,但是,九國列強,至少有四五種標準,

一旦極東選定哪個國家的標準,必然會極大利好這個國家的經濟。

她毫不猶豫地說道:“當然是按照英吉沙的標準!”

西門右兵衛不樂意了,伊豆國主流有兩種標準,

即便選擇英吉沙,也意味著他們的工業品輸出,折損一半。

他的意思,最好蒂法沒有標準,這樣兩種規格的商品,就都可以賺蒂法百姓的錢,另外,蒂法實在太大,如果採用單一標準,意味著極大地有利於極東統一全國,

而,一個工業化興盛的龐大蒂法,如同高懸在伊豆島國人民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因此,他竭力主張自由貿易,衙門不摻和工商業的事,持續混亂的,支離破碎的,虛弱的老大蒂法王國,才是好王國!

然而,陸遠沒答理這傢伙,

蕞爾島國的狼子野心味道,他隔著八百里,都能嗅到!

“統一工業標準化的工作,勢在必行,至於採取英吉沙、高盧、普魯士還是大漂亮的……

你們去和極東衙門的科工委談,我可以承諾的是,會公平公正的擇優而取。”

採取列強現有的標準,符合“拿來主義”,並且節省大量時間和金錢,這兩樣也恰恰是極東的短板,

客氣的將三位代表送出辦公室,他繼續專注於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的工作,老話說,無商不富,無農不穩,眼下的極東,九成人口居住在農村,這是對勞動力極大地浪費,極東想要成為北蒂法的龍頭,只有走工業化的路子,而工業化需要大量工人,英吉沙歷史上,出現著名的“羊吃人”事件,但,也奠定了英吉沙老牌工業列強的地位,只能說,每個新時代的確立,都要趟過一片血汙海。

不過嘛,陸遠不會搞一刀切,他採取的是試點的策略,

率先在極東郡治範圍內,鼓勵農田兼併和機械化種植,郡治的農民,相對工商業更瞭解,一個農民和一個工人,經濟收益天壤之別。

一畝田,一年耕種下來,大概能賺一兩個大洋,

但是,一個工人,哪怕是女工,每月工錢最少兩個大洋,差距太大了。

因此,郡治範圍內的農民,只要不傻,出讓農田的意願更高,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