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分家了,他們越過越窮關我啥事

第36章 了不起的縣太爺

說書先生嗓音宏亮、抑揚頓挫,搭配著惟妙惟肖的語氣神態,很快就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去。

就連許知春也聽得有點入了迷。

她細聽來,說書先生講的應當是真實事件改編的案例,新增了幾分故事性和趣味性,激烈的矛盾衝突和人物之間的情感拉扯聽的人揪著心,代入感極強。

聽到壞人那麼壞、那麼無恥,無辜之人被害的那麼慘,許知春一個閱遍先抑後揚網文爽文的資深讀者都忍不住生氣、血壓飆升想罵人。

相比她這樣的老油條在這方面可就淳樸多了的古人反應只會更加激烈。果不其然,同桌的好多人都忍不住低罵出聲,有人紅了眼眶,有人在悄悄抹眼淚,不光她們,整個茶樓一下子都充斥著咬牙切齒咒罵的氛圍。

要不是大家生怕罵聲太大影響了說書先生,怕是早就義憤填膺大罵起來了。

說書先生說完了一個故事,起身往後堂去休息、喝水,稍候還會接著講,這一場會講上三到四個案例故事。

等候的時間茶樓裡的茶客們也休息休息,七嘴八舌的小聲議論,夥計走來走去給人新增茶水、奉上果碟茶點零嘴。

一名身著青衫的男子走到說書先生的位置,展開一本律法書,開始字正腔圓的大聲唸誦一條條大銘例律。

條條框框的法律法規比起刺激帶勁的故事當然遜色很多,沒幾個人聽,但也不敢太大聲影響唸誦的人,都在小聲的說笑。

許知春忙豎起耳朵細聽。

這對她來說正合心意,多瞭解瞭解國家律法沒有壞處,也不知大銘朝各地都是如此還是隻有青山縣如此,如果是後者,盧縣令真是個了不起的人。

許知春打心底裡生出幾分崇敬。

這唸誦的都是一些關於偷盜、鬥毆、不孝不悌不慈等方面有關的條例,唸了七八條之後,許知春忽然聽到一條:凡有改進農事工事之工具、技藝者,著書立作者,可稟於縣尊大人,視情況予以嘉獎!許知春心中大喜,忍不住脫口而出:“這一條好!”

“發現”土豆、紅薯雖然不是改進工具技藝,但是本質上也一樣吧?這麼一來對於將這兩樣東西獻給縣令大人的底氣又更足了。

她的話惹得同桌的女人們都笑起來。

“可不是好呢,就是沒人做得到,等於白說。”

“那可不,誰又不是神農魯班爺轉世,哪有那本事,也就聽個熱鬧罷咧。”

“妹子莫不是你家裡父兄改進了啥?說給我們聽聽唄。”

大家又是一陣笑。

許知春摸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憨笑:“就是覺著沒準哪天能開竅了呢?縣太爺真的會嘉獎嗎?”

大家嘻嘻哈哈,根本沒把她這話當回事,還有取笑她痴人說夢的。不過關於縣太爺,那大家話可就多了。

“咱縣太爺可是個好官,誰要是真能做到,那是當然有嘉獎。”

眾人七嘴八舌各種舉例說著縣太爺的各種事跡,彩虹屁不斷,恭敬而虔誠,可以看出個個都是縣太爺的迷妹迷嬸了。

許知春大感興趣,聽得津津有味。

第二場故事很快開始,大家都安靜下來。許知春起身同各位臨時姐妹告別,走之前還特意叫了兩盤瓜子一壺茶水請在座的各位臨時姐妹。

各位臨時姐妹沒想到她這樣大方,無不眉開眼笑誇她、道謝,爭先恐後的抓瓜子。

許知春笑笑,忙忙離開。她已經得到自己想要了解的資訊了,就不必再聽下去了。

求月票和推薦票寶們記得天天看更新哦!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