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姮掃了一眼,李娘子容貌清秀,氣色尚可。雖有些愁容,但整體看著,並沒有焦急、委屈的模樣。
王姮估計,她確實遇到了難事兒,卻也不是那種傷及自身的大事。
“最近家中可還好?兒女可還聽話?”
王姮沒有自己詢問,而是先寒暄了兩句。
“託九孃的福,奴一切都好!”
李娘子恭敬的回稟著,“幾個孩子雖頑皮,卻也開始學規矩。尤其是奴最小的女兒,今年五歲,已經跟在奴身邊,學認字、學做活……”
李娘子雖然是有事來求主子,但,她更看重的還是女兒、以及全家的前程。
所以,她三句話不離女兒,極力的想要把女兒送來府裡當差。
李娘子這般淺顯的心思,聰明如王姮,自是一眼就看了出來。
她沒有接話茬兒。
阿南是她唯一的孩子,阿南身邊的人,自是要千挑萬選。
李娘子是她的貼身丫鬟出身,她的婆家,往上數好幾代都是王家僕役。
細算起來,李娘子的女兒知根知底,絕對可靠。
但,王姮要的,不只是可靠,還要可心意。
左右阿南還小,不必急著為她挑選年齡相近的小丫鬟。
當然,王姮也不是完全不考慮李娘子的女兒,唔,就先列入備選吧。
接下來,王姮會派人去莊子上,仔細調查、認真觀察,確定那丫頭“可用”,再考慮下一步!“阿李,我看你臉色不太好,可是有什麼為難之事?”
王姮不接李娘子有關女兒的話題,卻也不會真的不管李娘子。
她親切的喚著李娘子“阿李”,柔聲詢問著。
見王姮這般,李娘子頓時露出感動的模樣。
她再次躬身、叉手,“九娘慧眼如炬,奴、奴確實有事求九娘!”
開了話頭,要步入正題了,李娘子卻又有些不好意思。
她深吸一口氣,一副豁出去的模樣,低聲道:“是我家小姑——”
王姮微微蹙眉。
她確實記性好,雖比不得樓彧的過目不忘,但對於自己關注的人,都不會疏忽。但,她名下的奴婢太多了。
沒有上萬,也有四五千人。
除了部曲私兵,除了府中、田莊等正經當差的人,還有數量龐大的家眷。
王姮名下的奴婢,很多人只是登記在冊,根本不會出現在王姮面前。
李娘子的小姑子?王姮還真沒什麼印象。
王姮看著李娘子,靜靜的,無聲的鼓勵她說下去。
李娘子見王姮這般,慌亂的心,得到安撫。
她用力掐了掐掌心,繼續說道:“我家小姑,今年剛及笄。”
“奴的公婆,打算給她挑選夫婿。兩位長輩都是疼愛女兒的,沒有把她送進府裡當差,而是像個小女郎般,嬌養在家裡。”
“前兩年,還把她送去德音堂讀書——”
說到這裡,李娘子頓了頓,“在書院,正經的書,小姑沒有學會,卻、卻迷上了坊間的話本子。”
而那些雜書,對於心智不夠成熟的人來說,很容易成為精神鴉片。
李娘子的小姑子,就是看雜書看得迷了心性。
許是開了口,李娘子沒了“家醜不可外揚”的顧忌,小聲將小姑子的種種荒唐都說了出來。
“她沉迷於書中的才子佳人,還把自己帶入進去。”
“公婆想要給她相看夫君,她卻偷偷的自己找了心上人!”
“若那人家世清白、人品純良,家中自是不會反對,但、但那就是個善於偽裝的小人啊。”
李娘子說著說著,便有些委屈。
作為媳婦,在婆家,總有被當成外人的時候。。
尤其是事關婆家人,李娘子很多時候都是左右為難——
不管,會被人罵沒良心、不孝順。
管了,會被嫌棄多管閒事,費力不討好。
比如小姑子的婚事,李娘子就是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偏偏出了事,婆家還是會找她,讓她來求公主。
王姮蹙眉,這都什麼亂七八糟、雞毛蒜皮的汙糟事兒?
她身為主子,可以掌管奴婢的生死,卻也不會耗費心力的聽他們的八卦啊。
見王姮神色不虞,李娘子還沒有察覺,白芷先發現了。
她趕忙輕咳一聲,提醒李娘子有事兒趕緊說,切莫不著邊際的胡言亂語。
公主何其尊貴,又何等忙碌,豈會關注這些痴男怨女的“情事”?李娘子得到提醒,飛快的瞥了眼王姮的臉色,這才驚覺——
還真是在莊子上養尊處優慣了,竟失了分寸。
她趕忙收斂心神,快速的進入正題:“九娘,我那小姑竟受狂徒哄騙,與他私奔!”
王姮:……所以呢?要讓我派人去把那對私奔的野鴛鴦抓回來?!
李娘子繼續說著:“那人,若只是始亂終棄也就罷了,他還、還謀財害命啊!”
“九娘,您有所不知,小姑已經失蹤半個月,奴的夫君便求人畫了小姑以及那狂徒的畫像,,四處尋找。”
“小姑也就罷了,並未找到線索,反倒是那狂徒,有人認出,他是騙了自家鄰居之女的落魄書生!”
“不止一人認出了他,他的身份亦有好幾重。”
“什麼寒門書生,什麼落魄世家子,什麼遊俠兒,最離譜的,還有人說在某個小山村看到他,說他是個遊街串巷的貨郎!”
王姮聽到這裡,微蹙的眉毛舒展開了。
哦豁,這人,莫非是專門誘哄女子的騙子?
或者,他就是個人販子!那些被他哄騙的女子,不只是被騙光錢財,還會淪為貨物?更有甚者,這人不是單人作案,而是有組織、有團伙!
若真是如此,那、就是大案子了。
王姮的大腦迅速轉動,她忽的想到,幾個月前,京中就有女子失蹤案。
不是幾年前的失蹤案,那個案子本質是蠱毒作亂。
而這一次,似乎就是單純的失蹤,且失蹤人員的身份非常固定——
年輕的,容貌尚可的女子!王姮已經從女子被誘拐,聯想到了團伙作案,又串聯到了幾個月前的失蹤案。
她莫名有種預感,這些一定有關聯。
京中,要有大案了。
“九娘,奴這小姑,雖任性了些,秉性卻並不壞!”
“公婆四十歲才有了她,這才嬌寵了些。”
“如今,人失蹤了,公婆憂心不已,不怕她被騙,就怕她已經遇害!”
“九娘,奴知道不該勞煩您,可、可奴實在沒有辦法,求您大發慈悲,好歹救她一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