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金枝

第457章 太孫

但,阿母卻未必捨得。唉,明明家裡不缺錢啊,阿父也最是疼她,可她還是沒有什麼首飾。

……

王姮離開大殿,帶著阿蠻、白芷進入到一側的院落。

她沒有繼續離開,而是頓住腳步,轉過身,望著身後的方向。

皇后病重,適當的接見外命婦。

陸伽藍作為新晉權貴,靠著夫君,能夠得到皇后的召見,倒也不算奇怪。

只是,陸伽藍自己前來拜見也就罷了,怎的還帶著女兒?

王姮腦海裡浮現出宇文梵那早慧、那端方的小模樣。

明明還是個七八歲的孩子,卻像個小大人。

等等,七八歲?

小大郎今年十一歲!雖然都是半大孩子,但在大虞朝,這個年歲是可以訂下親事的。

定親,又不是成婚。

如果家中長輩病重,不管是放心不下,還是想要衝喜,都有定親的需求。

李皇后時日不多,她本就非常看重自己的好大孫兒。

再想到小大郎沒了生母,繼母是個有手腕的,李皇后想要趕在自己離開前,為小大郎籌謀,也在情理之中。

宇文戰出身卑微,宇文家的門第也算不得顯赫。

但他有戰功,還有晉城、陸珏等靠山,如今更是被聖人信重。

他的女兒,即便做不了皇孫妃,也可做個側妃。

藉著聯姻,李皇后完全可以多為孫兒找幾個靠得住的“岳家”!有了這些家族的支援,他日就算小盧氏生了兒子,太子有了新的嫡子,小大郎也不至於孤立無援。

王姮果然聰明,只是意外的與陸伽藍母女偶遇,就已經猜到了這許多。

“小大郎聯姻宇文氏?”

“陸伽藍的女兒,要嫁入東宮了?”

王姮捏緊手裡的帕子,暗自在心底警醒著。

……

“去,派人去查查宇文戰,以及他的將軍府!”

出了宮,回到齊國公府,王姮連衣服都沒有換,就召來了她豢養的暗衛。

宇文氏與東宮的聯姻,只是王姮的猜測。

真相如何,還不能得知。

但,王姮習慣的,也是最為擅長的,就是“未雨綢繆”。

陸伽藍對她本就心存惡意,這些年,兩人同在京城,卻極少有來往。

一來,兩人的身份、地位有懸殊。

王姮是公主,是國公夫人,而陸伽藍還只是尋常的武將女眷,品級太低,沒有資格登上王姮的門檻。

二來,兩人都是“夫唱婦隨”。

宇文戰偶有外出征戰,或是在邊城駐防,陸伽藍就會帶著兒女一起離京。

王姮呢,也是剛陪著樓彧從南州回來。

陸伽藍和王姮,不是你離開,就是我不在京城,總能完美錯過,自然也就少了交集。

本就是有宿怨的對手,又少於來往,王姮和陸伽藍的關係,也就沒有修復的可能。

過去,王姮從未把陸伽藍放在眼裡,也就沒有多加關注。

今日的偶遇,王姮有所猜測,便想好好的查一查,多多的掌握陸伽藍以及整個宇文家的情況。

“還有陸家!陸懷瑾死了,陸懷信等陸氏族人可還在呢!我要知道,陸家的郎君,現在都是什麼情況!”

當初在沂州的時候,陸懷信還算聰明,關鍵時刻,選擇與樓彧合作,而非沉迷於“家族恩怨”之中。

他沒有因著陸懷瑾的關係,就對樓彧展開報復。

而是靠著樓彧,搭上了太子。

王姮離開沂州的時候,陸懷信也高升了。

這幾年,陸懷信的仕途十分順遂,就在今年春天,他升遷回京,入了尚書省,成為潛在的權臣。

王姮與樓彧夫妻一體,透過樓彧,王姮熟知朝堂的所有動向,也熟悉各方勢力。

陸懷信現在就是東宮心腹,作為半路投靠的人,雖比不得樓彧、蕭無疾鐵桿,卻也是東宮的中堅力量。

太子對陸懷信也十分看重。

之前沒有與陸伽藍見面,王姮對陸懷信也就沒有太多的忌憚。

可今日,見到了對自己依然存有惡意的陸伽藍,還猜到了某些可能,王姮就不得不生出戒備。

還是那句話,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提前做了準備,哪怕事後證明是無用功,也好過被人打個措手不及!“是!”

暗衛答應一聲,見王姮沒有其他的吩咐,這才閃身離開。

“希望不是我所猜測的那般!”

王姮跪坐在書案後,纖細白嫩的手指,輕輕釦著桌面。

小大郎如今跟著樓彧學習,兩人雖然沒有正經的師徒名分,卻有著師徒的情誼。

不管樓彧、王姮願不願意,他們夫妻,已經與東宮、與小大郎緊密捆綁。

若小大郎真的娶了宇文梵……其實,也不甚要緊。

聯姻嘛,卻是可以緊密連線兩個家族,但也不是絕對的。

王姮眯起眼睛,開始認真思考、仔細籌劃。

“可惜,我下一代中,年紀最大的阿珊,也才三歲!”

與小大郎年齡相差的太大了,根本無法聯姻。

“或者,看看樓家、王家的女郎中,可有適合的人選?”

王姮快速的將兩家族中適合的人選在腦子裡過了一遍,她大致擬定了一個名單。

只等樓彧回來,她就好好的與他商議。

……

太極宮。

皇后撐著病體,接連召見了數名外命婦。

除了王姮等頂級權貴外,亦有類似陸伽藍這般,帶著女兒前來請安的官眷。

待到下午,皇后實在熬不住,這才停止了接見。

“阿姊,很不必這般操勞!”

聖人十分心疼,他知道,他的妻子兼表姐,生命已經進入到了倒計時。

或許就是這幾日的事兒。

聖人經歷了太多的生死,早已心如寒鐵。

但,如今要離開的是他相伴二十多年的髮妻,是他的愛人、至親,是他的夥伴。

他還是忍不住的心痛、不捨。

“……阿郎,其實有你在,我自是沒有什麼不放心的。”

“朝堂穩固,天下太平。大郎(太子)孝順、賢名,定能好好孝順、輔佐您。”

“我唯獨放心不下小大郎,他沒了生母,又有腿疾,雖有您和大郎看顧,但您和大郎還要忙著國家大事,終不能事事兼顧。”

“阿郎,可否給小大郎一個賞賜……他,到底是我們的嫡長孫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