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玩著一隻茶盞,目光落在某個角落,低低的說道:“韋家與四皇子的謀劃,與突厥的勾連,竟都被他查了出來!”“其實,早在突厥汗王、王子等被押解進京後,韋家就有了危機!”
畢竟他們確實與突厥有勾結。
韋靈甫與突厥汗王有數次的書信往來。
韋靈甫可以銷燬突厥汗王寫來的信,卻不能保證,他寫給突厥汗王的信,會不會被突厥汗王“自爆”出來。
韋靈甫倒是利用各種機會,“提醒”了突厥汗王。
他料定,這位應該不是蠢貨。
突厥已經覆滅,汗王也淪為了大虞皇朝的吉祥物,想要安安穩穩的在京城活下去,他就要學會閉嘴!韋靈甫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僕射,百官之首!聖人、太子不容得罪,韋靈甫亦不是好得罪的。
突厥汗王很清楚,就算他揭發了韋靈甫,他在京城的處境也得不到太大的改善。
反之,他若保護了韋靈甫,靠著韋靈甫的權勢,韋氏家族的實力,他以及他的妾室、兒女們,或許還能過得好些!事實表明,突厥汗王確實聰明。
他被押解進京半年有餘,卻並未暴露他與韋靈甫曾經的勾連。
而韋靈甫呢,表面不顯,暗地裡或多或少都對汗王及其家人進行了庇護!曾經的陰謀,也就被悄然掩蓋。
韋靈甫以為事情就這麼過去了,韋家亦是跟過去一樣的張揚、高調。
比如韋世廉,與晉城長公主和離後,非但沒有收斂,反而將那外室納進了家門。
還有那外室子,也被他親筆寫到了族譜上。
要知道,按照大虞律,以及現行的虞律疏議,外室子是被禮法拒絕承認的存在。
就像不能以妾為妻的規定一般,外室子也決不許認祖歸宗,更不得繼承家業。
韋世廉作為前駙馬,剛剛與長公主和離,就直接把外室、外室子都帶回了家。
這不只是要打長公主的臉,更是對禮法的挑釁!
偏偏韋家上下,竟無一人勸阻。
由此可見,韋家果然猖狂,以至忘了身份,沒了顧忌!那時,王姮就冷笑著跟樓彧說:“阿兄,韋家完了!”
這般放肆,真當自己是大虞第一外戚?
且,就算是頂級外戚,也只是外戚。
不是皇族,哪裡來的膽氣,敢這般放肆?樓彧則回了一句:“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自作孽,誰都救不了。
這不,夫妻倆的閒談,餘音還在耳邊迴盪,韋家就出事了。
周既明十分神勇,不但敢於把堂堂韋僕射拉下馬,更是拿出了詳細的、確鑿的證據。
勾結突厥,私連藩王,貪贓枉法,禍亂朝堂。
一封封書信,一本本賬冊,還有諸多人證……周既明用無法駁斥的鐵證,牢牢的釘死了韋靈甫的罪。
除了韋靈甫,韋世廉等韋氏子弟,也沒有逃脫。
大到裡通外敵,小到打殺奴婢,零零總總的罪名,直接將數十位韋家郎君關進了大牢。
轟!偌大的韋氏家族,竟在一夜間轟然倒地。
受到牽連的,不只是韋氏子弟,還有外嫁女。
按照大虞的律法與習俗,禍不及出嫁女。
但,若這出嫁女本身就是罪證的一環,就不好按此規矩了。
比如韋般若。
她貴為皇子妃,既是韋氏的外嫁女,又是皇家新婦,本不該受到韋家的株連。
然則,周既明弄到了四皇子與突厥可賀敦來往的信件。
可賀敦出身前朝公主,數次挑唆突厥進攻大虞。
突厥被滅,她決絕的自盡,還焚燬了許多書信、書籍等。
她似乎要把一切都帶走,絕不留下任何隱患。
可惜,四皇子卻不似她這般果決,竟及時銷燬證據。
書信被百騎司安插在四皇子身邊的暗探找到,上呈給了周既明。
周既明沒有含糊——
他是聖人的鷹犬,而非楊氏皇族的奴才。
四皇子身為聖人之子,確實身份貴重。
但,他始終都只是皇子,而非聖人。
說句不怕被人罵狂悖的話,於周既明來說,就算是太子,若有危及聖人的錯處,他也絕不會放過!更何況區區一妃嬪所出的庶子?
在朝堂,在京城,誰人不知道帝后感情深厚?眾人更是深知,這皇位,聖人只會傳給皇后所出的嫡子!
太子佔據了嫡、長,還無比賢明,他的東宮之位,穩若磐石。
四皇子,呵,非嫡非長,還隱約有傳聞,說他身上有前朝皇族的血脈……就算是皇后的兒子都死絕了,朝堂上下寧肯選個生母卑賤的皇子,也絕不會讓四皇子上位!
這樣的事實,偏偏四皇子、以及韋家看不破,竟還生出了妄念!
周既明暗自冷笑,手上沒有絲毫客氣,直接把四皇子與突厥勾連的證據,呈到了御前!沒過幾日,四皇子府就被重兵包圍。
前來傳旨的天使,歷數四皇子的種種不法事,並宣讀了聖人的裁決:四皇子貶為庶民,與韋般若等家眷,一起流放至房州。
韋氏謀逆案,從開始到結束,足足持續了近一個月。
八月,江南水患平息,疫病卻不斷蔓延。
李明堂繼續留在江南,她帶著大隊的人馬,不顧危險,深入疫區,救死扶傷,萬家生佛。
而京城,似乎恢復到了往日的平靜。
倒了一個韋家,於朝堂來說,並不算大事。
世家、勳貴們,也不會有什麼“唇亡齒寒”,他們甚至暗中幫忙,並在關鍵的時候,紛紛衝上來撕咬、分食。
韋氏覆滅,眾家族都或多或少的獲利。
韋氏的姻親等,都受到了牽連。
倒是晉城,作為長公主,非但沒有受到牽連,還暗中吞併了韋家的不少產業、勢力。
晉城:區區一個男人,既然爛了,那就果斷和離。
她斷不會為了韋世廉,而連累自己和女兒。
韋無憂已經嫁人,陸珏甚至都不姓韋。
然而,不管晉城願不願意,陸珏還是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這個影響,更是體現在了他的婚事上。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就目前的京城來說。
又有一層陰霾,籠罩在了太極宮的上空——
李皇后病發,竟直接昏迷。
聖人、太子又急又驚又怒,召集太醫院、京中名醫為李皇后看診。
還派出影衛,八百里加急的奔赴江南,請李神醫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