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金枝

第79章 坐視

王廩心裡猶豫,臉上晦暗莫名。

他知道,不好改弦更張。

但,事關仕途,關乎家族的興衰,他又忍不住的動搖。

就在這個時候,門外響起了僕從的聲音:“郎君!奴有事回稟。”

王廩聽得分明,是他素來倚重的心腹之一。

他將信放到書案上,冷聲道:“進來吧!”

僕從答應一聲,推門進來。

垂手站在書案前,僕從恭敬的回稟:“回稟郎君,齊王府傳來訊息,齊王世子欲清查沂河兩岸的隱戶隱田。”

王廩眸光一閃,這楊睿看著溫和、儒雅,行事卻雷厲風行。

當年在河東,王廩作為新上任的知縣,也曾經清查過河東境內的隱戶隱田。

一來,可以增加縣衙的收入,新增人口、開墾荒地等,可都是實打實的政績。

二來,所謂隱田,其實都是位置極好、土質優渥的良田,重新被官府沒收,才能再度售賣。

王廩就能借職務之便,第一時間將這些良田“買”下。

三來,還能削弱當地豪族的勢力,樹立縣衙的威信。

楊睿這位齊王世子,回到封地,也要清查隱戶隱田,其目的跟王廩差不多。

他要疏浚、治理河道,就要有充足的民夫。

清查出來的隱戶,就能補充這個缺口。

沂河兩岸的田畝、土地等,價值不菲,這幾年天災、戰亂不斷,當地豪族、幫派勢力等便趁機侵佔。

好好的耕地,成了廢棄河灘。

位置絕佳的地皮,成了荒地。

……種種亂象,損公肥私,楊睿如何能忍?最重要的一點,楊睿就是要重新將沂河歸入朝廷(齊王府?)的掌控。

各方勢力,靠水吃水的得些好處,可以。

但,不能是他們吃肉,朝廷喝湯!

更不能楊睿這個齊王世子,在沂河上,還要受到方方面面的牽制。

“倒是個果決的,釜底抽薪,雷霆手段!”

王廩對楊睿的做法,十分贊同。

換成是他,他也會這般。

只是——

“那些人,不會把吃到嘴裡的肉吐出來,更不會坐以待斃!”

“咱們這位世子啊,到底是年輕,太過沖動。”

治大國如烹小鮮,治理地方,亦不能蠻幹。

若是逼得他們狗急跳牆……沂河的水,寬又深,不說一個人了,就是幾十上百號人,也能水過無痕。

當初王廩要清查隱戶隱田,也是提前做好了準備,從樓謹那兒借了兵,還與樓謹達成了暫時的利益同盟。

饒是如此,在過程中,王廩也受到了諸多阻撓。

楊睿,也去樓家借了兵,但今時不同往日啊,樓彧只是個孩子,且樓家軍的大部隊已經調離了沂州。

就是樓彧,若是摻和進去,可能都會被連累。

王廩自己就是個混官場的,他深知,搞朝政的人,心都髒著呢。

為了扳倒政敵,借刀殺人、栽贓陷害、禍水東引,三十六計都能玩出花兒來。

京中風雨欲來,齊王、楚王雙龍相爭,與之相關的、不相關的人和家族,可能都會被捲進來。

若王廩真的投靠了楚王,他就會利用樓彧搞事情——

楊睿向樓彧借了兵,樓彧卻因為楊睿而死在了河東。

樓謹作為樓彧的親爹,傷心、憤怒之餘,也會遷怒齊王一系。

樓謹原本還算“中立”,可有了“喪子之痛”,興許就偏向了楚王,與齊王為敵。

王廩的大腦飛快運轉,手指禁不住的輕輕敲著桌面。

按理,他與樓家的關係不錯,他家九娘,與樓彧更是青梅竹馬。

過個三五年,興許還能結為姻親。

但,就算是姻親,跟自家的富貴比起來,還是後者更重要。

王廩不想為了區區一個樓彧,就跟楚王槓上。

不過,王廩亦不想得罪樓謹,他不會真的答應楚王,明晃晃的對樓彧動手。

“……還是兩不相幫吧。”

猶豫再三,王廩還是做出了決定。

他拿過燭臺,點燃蠟燭,將幾封信都拿了出來。

轟!薄薄的信紙被點燃,火光中,王廩的臉一半明、一半暗。

……

樓太夫人經過幾日的考慮,終於下定決心:走!趕緊上路!

她命人在塢堡的城門口等著,守了兩日,終於等到了樓彧。

樓彧這些日子都跟著楊睿在沂河兩岸。

忙了幾日,楊睿體諒樓彧還是個孩子,便給了他一日的假。

樓彧想他的胖丫頭了,便一路疾馳趕回了塢堡。

沒想到,剛剛越過護城河,還沒有進城門,就看到了鄭家的僕役。

樓彧眉頭微蹙。

但很快,他想到楊睿的模樣,又快速的恢復到溫和的模樣。

新怒不形於色,必須學會完美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表情!這是他最先要從楊睿身上學習到的技能。

完美控制好自己的表情,樓彧的聲音也和煦溫暖:“你是專門來等我的?可是姑祖母有什麼吩咐?”

僕役見樓小郎君一身風塵,眉宇間也帶著疲憊,卻還是這麼的溫文爾雅,忍不住在心底感嘆:

不愧是世家子,真真有涵養、懂規矩。

小郎君對自己這麼客氣,可不是因為他一個奴婢有什麼體面,而是“愛屋及烏”啊。

人家是尊敬、孝順長輩,這才對長輩派來的人高看一眼。

“是誰說樓小郎君頑劣、驕縱?誹謗!汙衊!樓小郎君最是個知書達理、溫和恭謹的人!”

僕役暗自腹誹著。

他的臉上,多少就帶出些許對樓彧的讚賞,以及對那些造謠者的鄙夷。

樓彧坐在馬背上,居高臨下,正好將僕役的表情看在眼裡。

他微微勾唇,看來這些日子跟在楊睿身邊,他的學習頗有成效啊。

“太夫人在客院正堂等著,有事要與小郎君商量!”

僕從自己都沒有察覺,他對樓彧分外的恭敬。

樓彧衝著僕從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他其實也沒有說什麼“禮賢下士”的話,只是一個頷首的動作,依然讓僕從感動不已:小郎君好生謙卑,並不以自身的高貴而倨傲,也不曾因為對面之人是個卑賤之人而輕視。

這才是郎君們所說的“仁人君子”吧。

樓彧騎著馬,進了城,穿過農田、外城,來到了內城。

他沒有直接回正院,而是去了鄭家人客居的院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