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從代管兵工廠開始崛起

第92章 生命的倒計時

國民政府在戰爭初期提出的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戰略構想,在一定程度上初見成效。

此時,戰爭已經打了五六年了,日軍貫穿華夏南北的鐵路大動脈一直屬於堵塞狀態。

導致日軍進軍東南亞的南下戰略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本來就不富裕的東瀛國力漸漸的更加吃力了。

駐華日軍的頹勢,愈發明顯了起來。

在動盪的戰略大局之上,華夏戰場第二戰區只不過是一個小棋子。

而晉西北地區在第二戰區的軍事地圖上更是微不足道。

不管是李雲龍的獨立團,還是丁偉孔捷的新一團新二團,在國民政府的軍事委員會部隊編制表上都是查不到的。

也就是說,他們雖然很厲害,但卻連個正式編制,連個番號都混不上。

理論上來說,他們都是屬於遊離於國軍戰鬥序列之外的地方武裝。

基本上可以用游擊隊三個字來概括。

甚至可以說,如果不是李雲龍太喜歡搞事,他們這三個團的存在恐怕連八路軍總部自己都不知道。

因為,此時八路軍的總兵力已經由1937年的8萬餘人發展到了現在的40多萬。

這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集團軍的編制。

所以,不管是國軍第二戰區的長官部,還是第十八集團軍的司令部。

所謂的晉西北鐵三角連個螞蟻都算不上。

誰能想到,就是這麼一直小小的螞蟻,居然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

因為兵力充足,李雲龍直接分出了獨立團近一半的兵力帶領各地方武裝進行打援。

他將縣城周圍近八十公里以內的大大小小各個道路全部封鎖。

在韓年的全力支援下,光是各式各樣的地雷陷阱,就埋了近萬個。

眾所周知,一個部隊出站,指揮官只能有一個人。

於是,丁偉和孔捷很乾脆利落的就交出了自己部隊的指揮權。

一來是為了讓自己的老戰友更夠出了這口惡氣,二來他們確實也佩服李雲龍的作戰能力。

李雲龍自然也是察覺到了這一點,於是在作戰會議上,他表現的極為專制。

李雲龍不太喜歡軍事民主這個詞,在他看來一個部隊就應該只有一個聲音! 東一個主意,西一個主意,那戰士們到底應該聽誰的? 老子是團長,所以大家都應該聽老子一個人的! 沒見到孔捷和丁偉還有韓年都站在一旁不吭聲嗎? 於是,李雲龍直接取消了所謂的討論。

他直接釋出起了任務:“一營直接強攻北門!”

“打不動就用炮轟,用咱們的大炮把城牆給老子轟塌!”

“給老韓帶領小部隊混進去創造機會!”

“剩下的人跟新一團,新二團的兄弟們分成東南西三個點也全部給老子懟上去!”

“誰先進了城,老子少不了你們的好處!”

“記住!先攻進去的部隊不要急著往縱深打。”

“你們順著城牆迂迴滲透,先把城牆上的敵人防守全部幹掉!”

“等到開啟城門之後,咱們直接包餃子往裡捏!”

“把敵人壓縮在縣城最中心,最後一次性全乾掉!”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