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精心籌謀了這場殺局,卻沒有成功。
意識到目標已經失去了蹤跡,剩餘的刺客得了信,逃得掉的迅速撤離,逃不掉的當即咬破舌下的毒丸,不敢貪生留命。只有申屠灼逮住的那個,欲自盡時被他及時摳出了毒丸,反剪了雙手,只等著交由郡守府嚴刑審問。
在府兵的引導下,百姓們算是有驚無險地疏散了,只殘餘一些走失迷路的,或是丟了重要物件的,留待後續尋人尋物。紛亂踩踏之中還有不少人受了傷,輕則破皮扭挫,重則傷筋動骨,城中的醫館藥鋪也都忙活起來。
暖閣內外一片狼藉。
池郡守帶了府兵回來,一面將暖閣重重護住,一面派遣出去尋人。
阿伊沙與巴丹正面突圍,本以為逃了出去,卻遭遇了跟周問琮相似的情形,在街巷中被數名刺客堵截。
為了護衛少主,巴丹身受重傷,而阿伊沙趁亂逃離,眼下卻不知所蹤。巴丹昏迷前惦記少主也受了傷,府兵順著巷中滴落的血跡跟去,最終斷在了一條河溝邊,不知是逃得遠了,還是已落入刺客之手。
周問琮與申屠灼換了衣裝,確實迷惑了不少刺客,但申屠灼回頭接應,在後門與刺客糾纏時,只能眼睜睜看著那面具客把馬車趕走了,也不知駛向了哪兒去,已至日暮時分,沒有半點訊息傳回。
所以刺客雖沒有全然得手,但也讓他們措手不及。
接連弄丟了兩個王室子弟,還是兩國和親的緊要之人,池郡守頭髮都要愁白了。他片刻不敢歇息,趕緊請入笙醫館的大夫來到暖閣,給一眾傷患醫治。
摳出毒丸時,申屠灼虎口被那名刺客咬得鮮血淋漓,另外還有幾處受了劍傷,雖不致危及性命,卻也需要慎重對待。跟人搏命時他還不覺得有多疼,這會兒大夫的藥敷上去,疼得他齜牙咧嘴,額上滾下豆大的汗珠,恨不得把那塊肉給剜了。
這是他第一次受這樣的罪,些許皮肉小傷尚且如此,他都不敢想象阿兄戰場殺敵受的那些傷該有多疼。
處理過傷口後,他喘勻了氣,急忙問池郡守:“我阿嫂和三殿下怎地還沒找回來?他們是坐馬車走的,順著車轍印去找就是。”
深知他與三皇子交情匪淺,池郡守苦著臉道:“灼公子莫急,還在找,只是城中混亂,車轍印又有新雪覆蓋,恐怕要多費些工夫。”
申屠灼不由蹙眉。
若只有譚懷柯與周問琮駕車離去,他倒是不怎麼擔心,只要沒遇上刺客追襲,待到一切安穩,他們二人定會折返回來。可那馬車上偏偏多了個面具客,這就說不準了,雖然譚懷柯說那人救了他們,可那人究竟是誰,為何突然出現這裡,還是太過蹊蹺。
事後申屠灼問過池郡守,是不是暗中安排了深藏不露的高手接應,池郡守一頭霧水,言說所有護衛都出自鎮西軍和府兵,哪有什麼其他高手。申屠灼又問郡中可有常戴惡鬼面具的俠客,池郡守回答沒聽說過。
如此說來,面具客就是憑空出現的?他究竟意欲何為?府兵不斷從外頭帶回訊息。
好好的歲末祭祀鬧成這樣,委實不大吉利,惹來不少流言蜚語。
有說流年不利,河西四郡恐要降下災荒的;有說邊關動盪,怕不是又要出征打仗的;甚或有人暗中傳言,說暖閣裡的大宣皇子與陌赫使臣起了衝突,兩國和親盟約盡毀,馬上就要翻臉倒戈,就算陌赫不找過來討公道,鎮西軍也要蕩平納希河谷去的。
申屠灼滿身血汙,氣力消耗甚劇,雙臂都脫了力,以劍撐地坐在蒲團上道:“哼,三殿下和陌赫使臣抵達邊關的訊息並未宣揚出去,事情剛出沒多久,就傳得有鼻子有眼的,要說沒人在後頭攛掇著放出風聲,誰信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