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靠系統漏洞艱難求生

第238章 以俚治俚

“不瞞先生,備確有此意。備聽聞堯戰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蠻;舜卻苗民,更易其俗,伯衡明辨經文,朔及先賢,言治理當以德教為先、修德振兵、明刑弼教,善留惡去,化而同之。”劉備不由得想起曾經在幽州因為如何對待異族而起爭鬥的劉虞和公孫瓚,此二人都早已做了黃土一抔,不知若是他們能聽見種平提出的治理異族之法,又會做何感想呢?

“哦?伯衡提的……”鄭玄細細思索一番,“不知‘化而同之’四字何解?”

劉備眼中閃動著光芒:“以俚治俚,設俚官俚司,假其爵祿,寵之以名號,乃易為統攝,必奔走唯命。即選拔俚官以治俚民,授予官職,使之假朝廷之名器,以懾部落而長子孫。若履職不善,當免其職、罪其行,改為漢官管轄。在交州設儒學提舉,建文廟,於諸郡邑遍立廟學,選文士為之教官,使人日漸月化,改之舊俗,使之知君臣父子之義,而無悖禮爭鬥之事。”

“馬雲羈、牛雲縻,言制四夷如牛馬之受羈縻也,是因循春秋舊制?細想又有不同,論及當下待蠻夷狄戎之態,不過‘來則御之,去則守之’,若該用此法……可化俚人為已用,經理田地,徵調夷兵,既可用其勇,亦能開發地力,使其安於並生。”

鄭玄越想越覺得此法巧妙,只是若要朝廷為俚官背書,這時機未免差些,不過聽聞如今交州大半為劉備所控,待劉備有了刺史之名,任免治中官吏也在權轄之內,倒也不急於一時半刻。

“伯喈與袁紹也有些交集,我稍後請他去信給袁紹,上表為使君請交州刺史之職。”

鄭玄心中想著不急於一時半刻,坐了一會兒卻又忍不住要立刻舉薦劉備當刺史,好看看這基於羈縻制度改良出的新制能否真的解決異族之亂。

劉備敏銳察覺到了鄭玄話語中的激動,將鄭玄面前已經涼透的茶水換去,重新倒了一杯溫茶奉上,看鄭玄喝了茶,平復幾分後方繼續道:“威彥前幾日便已經為我上表,約莫月尾便有訊息了。”

鄭玄與幾個弟子的通訊還算頻繁,對交州的情況不說一清二楚,但五六分了解還是有的,因此也知道士燮的情況,此時他的注意力倒不在士燮身上,而是皺眉開口:“此事幹系重大,還是多一道保障的好。”

他認真望向劉備的眼睛:“我此行攜《熹平石經》摹本而來,欲在交州重開經筵。”

劉備立刻明白這是鄭玄要利用自身的影響力來為交州吸引學官,只是沒想到竟然會是用《熹平石經》的摹本。

這可真是……

“夫子言‘有教無類’,使君欲在蠻荒之地重建禮樂,我如何能不近綿薄之力?”

不過初次見面的二人相視而笑。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