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帝的崩潰瞬間

第37章 宛如一頭憤怒的雄獅

結果,**入關次年,小冰期漸止,氣候轉好。

連瘟疫亦隨之消弭。

這份運氣,不知該如何形容。

只能言,大明**,為清**取代,半因運氣不佳,半因自取滅亡。

親手斷送自身。”

若換從前,有人敢在朱元璋面前議論大明自毀之事,必遭朱元璋雷霆震怒。

即便朱元璋不取其性命,也不會輕饒。

然而今時,韓成直言如此。

朱元璋卻未發怒,反而覺韓成所言雖逆耳,卻頗為貼切。

細細思量,確實有天命不眷顧、自身亦有失德之處。

“哦,這所謂的小冰期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朱元璋看向韓成發問。

韓成答道:“簡單來說,就是氣候也在不停地變化,就像朝代那樣迴圈往復。這個迴圈週期很長,可能以百年或幾百年計。小冰期的意思是氣候總體上逐漸變冷。如果認真算起來,如今差不多就是這一輪小冰期的開端。但由於時間太短,人們身處其中難以察覺。到了大明末年,這一小冰期達到高峰,北方很多地方冷得無法居住。我們大明尚且如此,更不用提更北方的那些部族了,那裡更寒冷。他們為了生存必須尋找溫暖之地,這也是他們頻頻南下侵略的重要原因之一……”

聽完韓成的解釋,朱元璋大致理解了小冰期的概念,並感嘆漢人的命運多舛以及明朝的不幸。

要是明朝能再撐過一年,接下來的情形或許會有所不同……

“你該是從清朝那邊過來的吧?”

朱元璋看著韓成問道。話音剛落,他便搖搖頭自言自語道:“不對不對,你應該是從六百多年後的未來回來的。你說過,沒有哪個王朝能活過三百年,我們的大明才存在了兩百七十多年,清朝怎麼會比我們大明活得久呢?縱觀清朝建立的所有政權,也都沒有存活太久。”

韓成本想提醒朱元璋不要胡亂猜測,但他隨即忍住了。

“既然這樣,那就說明清朝也已經滅亡了,被其他勢力所取代。你跟我說說,清朝是怎麼亡國的?是不是被漢人推翻的?漢人有沒有實現驅逐外族、復興華夏的願望?”

朱元璋問這句話時,眼中竟然流露出少見的緊張和期待之色。

韓成明白,他並非在請求知曉結局,而是在期望後世的漢人能夠爭氣,像他當年一樣完成驅逐外族、復興華夏的偉大事業!

\"成了,我們漢人終於完成了驅逐外敵、重振中華的大業!

歷經百年的風霜雨雪,終究再度崛起,昂首挺胸!\"

韓成注視著朱元璋,語氣沉穩且充滿豪情地說出這句話。

這一次,他毫無保留。

韓成此言一出,朱元璋眼中的憂慮和內心的忐忑瞬間煙消雲散!

在長舒一口氣的同時,心中湧起無盡的歡喜。

\"好!\"

\"好!!\"

\"好!!!\"

朱元璋接連說了三個“好”。

情緒高漲。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漢人絕不會屈服!

儘管有些敗類和懦夫,但硬氣的人也絕不稀少!

每逢危機之際,總會有英雄挺身而出,奔赴險境,力挽狂瀾,修補天裂!

我華夏民族,最不缺的就是有骨氣之人!

平日裡,他們看似不過是農夫、工匠或乞丐……

可一旦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們便能化身為戰士!

與天地抗爭!

韃虜只能囂張一時,豈能長久作惡?

終將被我華夏子孫踩在腳下!\"

朱元璋激情澎湃,聲音洪亮。

鬱積於心的悶氣,頓時一掃而空。

從韓成的話語中,他得到了期盼已久的最佳回應。

聽聞朱元璋的話,看到因漢人復國而興奮至極的洪武帝,韓成也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桿。

為身為華夏子孫感到驕傲與自豪!

作為來自未來的他深知,今日的中華已遠非老朱所能想象。

只可惜,當他穿越至此,未能攜帶手機等現代物品,不然定要讓老朱見識一下後世中華的風采!

恐怕那時的洪武帝,會更加激動,更加自豪!

後世的華夏兒女,個個爭氣!

朱元璋站了一會兒,心情才漸漸平靜下來。

他看著韓成問道:\"那麼,你是怎麼做到的?

到了後期,又是怎樣的情形?\"

韓成微微頷首,沉思片刻,將腦海中已知之事梳理清晰,隨後說道:“往昔歲月,遠在中華之外,諸多國度正迅猛崛起。

真可謂一日千里。

清廷卻閉門自守,以種種方式矇蔽百姓。

阻止民眾開化。

在乾隆年間,曾有一支英使團到來,獻上許多奇珍異物。

除天象儀外,還有威力巨大的新型火炮,其當時展現的實力已超越清廷,然而乾隆仍目中無人……

乾隆時,對西方諸多事物已有了解。

然而許多當時先進的知識,他皆秘而不宣,禁止外傳。

擔心百姓一旦聰慧起來,便難以駕馭……

多番倒行逆施之舉。

自此開始,我華夏急劇衰落,被他國趕超,步入百年屈辱歲月……”

“且慢,這……那些外邦真能如此強盛?

你所說的那些外邦,究竟何在?”

朱元璋打斷韓成的話語,追問起來。

韓成所言內容,完全超出了朱元璋的認知範疇。

向來自信才智足以應對一切的朱元璋,此刻竟感到迷茫,猶如迷失方向一般。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