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過了年後初三以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傅璟佑和陸淼突然返鄉、村裡頻頻進出的小汽車,還有三兩天工夫就過來好幾趟的胡志遠,以及陸淼的病,等等等等。
似乎每一件事都有著吸引人的點。
村裡人拜完了年,送完了客,趕在開春忙活起來之前,每天都三三五五成群的上傅家嘮嗑。
所有人都想打聽個熱鬧。
但是陸淼需要靜養。
鄉里鄉親的,傅璟佑不好把人攔在門外,就把後院收拾出來。
平時家裡來人的時候,就讓在大門口或者堂屋裡坐。
由田桂花或陳桂芬陪著喝茶閒嘮。
而堂屋通往後面廚房的門,則一直都是關著的。
陸淼在後院看書,或者曬太陽午睡,傅璟佑沒讓前面的動靜吵到丁點。
也就偶爾她精神頭足,又嫌這無聊、嫌那無趣的時候,才由著她跟幾個相熟的嫂子、妹子坐下嘮嘮嗑。
一般關係親近的,也都有分寸感。
進來見了人後,至多是說幾句關懷的好話,再閒聊點家常。
不好多問的話題,人家壓根不會問。
所以一段時間下來,家裡家外的氛圍倒也良好,沒引起什麼衝突和不和諧的地方。
倒是敏敏。
大河村除陸淼和傅璟佑外,敏敏也是焦點人物。
上家裡來串門的人見不著陸淼,在傅璟佑那邊又打聽不到什麼,便都把目光都聚集在了敏敏身上。
賀大哥和趙蘭香不做人,當初敏敏被帶走後,距離現在也有好幾個年頭了。
這次回來,村裡人眼見敏敏落落大方,已然是大姑娘的模樣,心裡不禁感慨:
這要是時間再往前推上個幾年,說敏敏是城裡來的知青娃娃,恐怕也是有人信的。
而就敏敏漸漸長成大姑娘的這一樁事兒,村裡就不少人都動起了心思。
正月初十,幾個老嫂子上家裡來串門嘮嗑時,就打聽起了敏敏的親事安排。
說著說著,這個誇起了自家的外甥,那個說起了自己的侄子。
什麼小夥周正一表人才,人眼裡有活兒,家裡條件怎麼怎麼樣的。
嘴裡嘮著,手也閒不住,拉著敏敏就在胳膊和屁股上摸一摸的打量:
“小敏呀,五婆說的可都是實話!你要是有想法就跟五婆說,五婆安排你們先見見看看的……”
敏敏性格偏向靦覥,熟人長輩面前就更是了。
此時敏敏笑容勉強,一個勁兒的往回抽手:
“不了,五婆,我不……”
可那老太婆就是不放,死拉著敏敏還要說點什麼。
傅璟佑走過來一抬手,直接把敏敏攔去了身後,笑著說道:
“五嬸,她還小,談婚論嫁的事兒還早著呢!這事兒往後再看幾年再說。”
人常說伸手不打笑臉人。
傅璟佑和顏悅色的想就此把事兒揭過去,可同村的這個五嬸卻跟打定了主意似的,神色嚴肅正經,不依不饒道:
“還小什麼呀!鄉里的丫頭一眼就能望到頭,哪家的姑娘不是八九歲開始定親,十六七就嫁人?她這個年齡再談定親就已經晚了,嫁人倒是還合適……”
說著話,五嬸把矛頭指向傅璟佑道:
“小六啊,嬸子也不跟你避諱,她親孃老子不是個東西,管不了事,那她的人生大事你們這些做叔嬸的可就得幫著拿主意!嬸子說的話你也要往心裡去,往後她年齡要是再大點就真不好找婆家了!你們眼前心裡要是有這打算,又暫時沒有合適的選也不打緊,我那大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