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松香的這個提議,引起了安家所有人的重視。
互相討論了一番,都覺得這個方法不錯。
於是,等到安松雨在江村見到家人時,卻沒有在畢麗珠臉上看到明顯的不悅。
這別說安松雨了。
就是跟畢麗珠打交道不是很多的袁瓊華,都覺得好似有什麼地方不對。
原本,她還想要主動道歉呢!
這下子也不知道要怎麼開口了。
倒是後來幾天聊起來時,對下午帶著安松雨去看的那些房子,她簡直是如數家珍。
也就忘記去關注這個妯娌的臉色了。
史又琴一聽完就直搖頭:“這城裡的房子也太貴了吧?只剩下一塊地基的,都有兩三萬?”
“這兩三萬,都夠我們在村裡修個兩層小樓了。”
“所以那是城裡,我們這裡是村子啊!”袁瓊華笑著說道。
她剛聽到這些價格時,也格外不適應。
後來聽的多了,發現在城裡,這樣的房價還真算是正常。
當然,真掏的出來這個錢的,也大都不會願意去買這種老房子的。
“那城裡建房子不是更貴?”史又琴直咂舌。
“這……還真不一定!”最近正準備建房子的安建安仔細思考了一會兒,才回答著:
“就建材來說,應該價格相差不大。”
說這話時,他還看向安建民跟安建平。
最近這一年內,也就他們兩家建了房子。
安建民肯定的點了點頭。
兩家的建材都是他去買的。
當初為了瞭解建材市場的行情,他可是打聽了不少地方。
良地那邊因為距離的關係,雖然沒有特意去打聽太多。
可他是做生意的,訊息渠道廣。
有意識收集訊息的情況下,也瞭解了幾分。
就材料價格來說,容地跟良地還真沒有太大的差別。
“那……如果請原本給老三老五家建房子的人,連工價也不會差太多?”史又琴瞪大了眼,突然也不覺得良地的地基貴了。
這要就是比他們村裡建房子多個兩三萬。
就在城裡,甚至是良地那樣的地方,多一棟同樣的房子。
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
“也並不是那麼算的。”安建民笑著對母親解釋著:“建房子除了材料跟人工之外,還有材料的轉運費、儲存費以及伙食費等。”
“這些對於我們住在村裡的,自然不算什麼。”
“就憑以前我們自家種的瓜菜、養的家禽,都夠大部分夥食了。”
“伙食費裡,真正需要花錢的,最多也就是再買些新鮮豬肉罷了。”
“而且村裡空間大,材料就直接運到房子前面。”
“而城裡卻不同,特別是那種巷子裡。”
“只是搬材料的人工,就需要不少。”
安建民在那邊市場也有水果檔口。
自然知道大概情況。
聽他這麼一說,其他人的興致果然大減。
倒是安建民若有所思起來。
他看向一路回來的安松雨跟袁瓊華。
最終還是把目光落在這小侄女身上了。
如安建平所推測的一般。
安建民在拆遷真的開始後,也同樣認為安松雨當初得到的訊息可能更具體。
或者是她想辦法去驗證過。
總之,再一次聽到安松雨對那些破舊的房子感興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