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拆遷戶

第98章 難道這就是第一批登記的真正好處?

想到當初拆遷協議裡,列出來的各種不同水果樹齡以及賠償的價格。

在村裡已經待了幾個月的安松雨,肯定的點了點頭:

“我們的計算值,不只不是最小的那個……甚至,可能還是最大的那個。”

一聽安松雨這話,畢麗珠幾人都下意識的看向安建民幾人。

看到他們肯定的點了點頭後,幾人才恍然大悟。

難怪了。

他們今天看到的拆遷款會那麼多。

“不過,我們的拆遷款應該只是分兩次支付。現如今,已經徹底支付清楚了。”同樣跟著妻子一起去檢視過餘額的安建平說著。

“那肯定啊!”畢麗珠幾人都紛紛點頭。

這麼一大筆鉅款都已經到手了。

他們怎麼還會妄想其它呢?這實在有些出乎意料之外的鉅款,讓一行人幾乎無心再做其它。

安建平幾人下午要回去上班的也罷。

安建國幾人乾脆商量了一番,就去臨河村找安順和夫妻了。

兩位老人閒不住。

在安松雨家住了幾天,就因為放不下臨河村的新蠶房,直接搬了過去。

安順和夫妻倆早年在兒子們結婚時。

一直延續的,都是在每個兒子達到適婚年齡時。

就會提前為他們申請宅基地,以及建房子。

房子不說多好,也足以讓兩個剛成家的小夫妻倆生活了。

這樣子既能讓兒子在婚姻的市場上,更有優勢。

也能夠讓兒子之間,沒有辦法相互攀比太多。

所以在最小的女兒出嫁後,他們就只有老兩口一起生活了。

後來,兒子們不是沒有跟他們商量過一起住的事情。

可老兩口自己住了幾年習慣了。

反倒不太想再去跟兒子媳婦湊和。

畢竟這江村也不大不小。

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的,不知道有多少。

能有個清淨日子的,基本都沒有幾家。

老兩口自家是知道自家事。

過習慣了清淨日子後,就再也不想去過這樣的熱鬧日子。

所以一大家子早就商量好。

直到老人行動不方便,或者是生病照顧不了自己。

他們就暫時還是不與兒子們同住。

而這一次拆遷,兩位老人雖然因為年紀的原因,並沒有跟著折騰農家樂這些。

可早年村裡號召承包桑基魚塘跟果林。

他們算是最早響應的人。

只是兩人早早的就不依靠兒女。

這能力有限,承包的面積也十分有限。

即使如此,在這一次拆遷中,兩位老人也直接變成了百萬元戶了。

上一次,第一筆拆遷款到賬時。

江村那些至今四世同堂都沒有分過家的人家,就不知道有多麼羨慕他們呢!

這一次拆遷款到賬時。

兩人卻幾乎獨自在臨河村,也不知道他們現在知不知道?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