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詭異仙

第414章 離皇北伐

百官不禁暗自揣測,離皇后續是否還會故技重施,憑藉肆意消耗王朝氣運來強行推行其個人意志。畢竟,離朝史上臭名昭著的一代暴君,同樣也是以行事狂妄自大著稱的一代昏君,令百官深感不安。

最終,離皇傳下口諭,遣杜衡為使節,先赴燕郡宣讀旨意,再向坎朝呈遞戰書,言罷,便宣告退朝。

朝散之後,眾皆惶惶,坐立難安。

雖說離皇興兵北伐之諭旨,主要重壓是落於燕郡郡守肩頭,然被迫屈從、無奈坐視的滿朝文武,心底依舊惶恐難安。

只因戰事一旦開啟,便絕難止息,其間變數叢生,仿若洶湧暗流,暗藏無盡危機。

依此世修行界之生態,四大王朝的官身修士,大多無心建功立業,唯願安安穩穩,借官身之助力輔以修行。

故而歷朝歷代的文武百官,普遍厭戰,不欲大動干戈,對外擴張。

唯有當人口壓力實在太大,內部矛盾亟待轉移時,四國皇室才會強硬推動戰事。

或許離皇於太和殿上所言,確有幾分道理,誠應速興北伐,截斷坎朝國力攀升之勢,以及其禁忌武器的研製程序。

然於百官而言,那皆是下一代之事。至少當下,正值盛世,遠未到需要轉移內部矛盾之時。

即便離皇所言在理,此刻不北伐,日後必敗無疑,百官亦心不甘、情不願,只圖將難題遺留給下一代。

因為,他們相信後人的智慧。

反正,四大王朝並立,乃「八月司牧」欽定之格局。離朝即便大敗虧輸,至多也就是割地賠款,致邊郡易主,卻難波及腹地。

與其為後世憂心忡忡,思索如何應對強勢崛起的坎朝,不如抓緊時日破境築基,由外門轉入內門,遠離塵世之喧囂。

奈何離皇一意孤行,憑藉「君命社稷」強行興兵北伐,直讓百官如喪考妣。

戰事既起,劫運彌天,修行環境會變得頗為惡劣,不僅官身輔以修行的助力會轉弱,更有諸多變數,極可能讓一眾官員身不由己,難以在戰時破境築基。

故而散朝之後,百官私下傳音,忙於探討此事可還有轉圜之機。

吏部侍郎杜衡喟然長嘆:“或可請南奕出手。”

雖不明離皇與南奕之間究竟有何糾葛,但二人顯然在命數上有所纏繞。

正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若欲使離皇放棄北伐之念,最佳之法,自是直接勸服其回心轉意。

然離皇既已運使「君命社稷」加持旨意,顯然是心意已決,堅如磐石,無可更改。

那麼,在解決不了問題時,便只得試著解決製造問題的人,亦即,設法除去離皇。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