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詭異仙

第415章 緣來如此

不過南奕並沒將「人言紙」的無聲抗議放在心上。他其實並不是為了白嫖,才堅持自產人皮紙。

更多還是不想被「人言紙」蠱惑著殘害其他修士。或許一開始,他可以有意識地選擇有惡行的散修或妖魔下手。

但姑且不說散修惡行輪不到他來執法,有些底線,一旦打破,就會不斷被打破。

所以如非萬不得已,南奕都堅持只用自個新鮮出爐的人皮來作為本錢,滿足「人言紙」施展神通之需。

哪怕「人言紙」改用寫詩的方式隱藏資訊,南奕也無所謂。

反正,「人言紙」所言,本就不可全信,需要他仔細斟酌虛實。

寫成詩詞,固然會隱藏部分資訊。可只要用心,基本還是能摸清頭緒,比如楚客,即是指南奕自己,燕檄則是指北伐檄文等。

然後與此同時,某些關鍵資訊,卻是再明顯不過,反而更加容易注意到。

比如,血丹。

南奕看向“血丹”二字,總覺得有點耳熟,似是曾有耳聞。

他確信自己本人沒有接觸過所謂血丹。

如果正面接觸過,以他成為修士後的記憶力,絕不會忘。

但他既然覺得耳熟,便說明“血丹”之事與他隔得不遠,或許叫他捎帶著耳聞過幾句。

於是,南奕閉眸,窮搜記憶,回顧自己穿越以來的所有經歷。

不多時,南奕終於想起了自己在哪聽到過“血丹”二字——不僅一次,還是兩次。

第一次,乃是永恆明火教在襲擾南天城之時,曾以《福報》曝光世家黑料,提及楚郡趙家,養有蓄奴隊拐賣稚童,行採生折割之舉;等稚童年長,趙家人還會痛下殺手,摘取五臟六腑以制血丹。

南奕當時心思主要在馬良身上,沒怎麼在意《福報》內容,印象不深。

此時想起《福報》所載趙家事蹟,南奕進而又想起了第二次聽聞,乃是以「人言紙」打探孫九執過往。

在瀛州島,得知孫九執即為南海妖魔使者後,南奕曾以「人言紙」打探孫九執過往,大概知曉了齊郡元家事蹟。

只是南奕當時沒想起趙家事蹟,光顧著琢磨孫九執脾性,同樣沒有在意元家。

直到此時,齊郡元家、楚郡趙家、孔謙途經南天城菜市、畫詭閣蠱惑離皇、離皇以血丹入道,好幾件事,在南奕腦中串成了一條線。

南奕終於恍然:原來如此,緣來亦如此。

他一直納悶,如果自己在南天城果農靈境中,與孔謙結下不死不休之因果,乃是出於仙神編織命數加以牽引,究竟會是怎樣的命數糾葛?因為南奕感覺,他雖機緣巧合佈局斬了孔謙,卻似乎不像是命數纏身的樣子。

在不知畫詭閣已被離皇反過來掌控,只以為畫詭閣主要心力仍舊是在算計離皇時,南奕一直覺得自己其實是置身事外的外人。

就算離皇今天在朝會上給他定了莫須有之罪,這種關聯,也顯得過於生硬,像是撲街作者編不下去劇情轉折的過渡銜接時,最喜歡的欽定操作,強行要配角故意針對主角。

簡而言之,就是南奕這段時間以來,並沒感覺到命數糾葛應有的難解難分之意,一直覺得自己與孔謙或畫詭閣之間的矛盾,稍顯生硬,在理論上其實具備和解的可能性。

——比如他和孔謙之間,雖有不死不休之因果,可理論上他如果願意折損三十年道行,其實可以強行抹去詭契。

雖說比起折損三十年道行,南奕覺得想辦法弄死孔謙要來得更為簡單,但到底算是有著和解可能性。

至於畫詭閣,南奕覺得自己只要不妨礙畫詭閣算計離皇的謀劃,即便斬了孔謙,若願意及早趕去找畫詭閣坦誠溝通,並不是完全沒有和解的可能。

只不過,在不知幕後道敵真實身份前,南奕心懷顧慮,也不可能去找畫詭閣當面溝通罷了。

總之,在南奕看來,他與孔謙、畫詭閣先後交惡,雖是一步步順理成章,卻並未體現出命數糾葛該有的難解難分架勢。

這也是南奕心懷疑慮,一定要祭出「人言紙」打探離皇經歷,刨根問底的原因之一。

直到確實打探出離皇經歷,南奕才終於恍然:緣來如此。

敢情不是他置身事外,而是他一直身在局中而不自知。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