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想,凡神詭異事之後,清洗百姓記憶,是否有必要。”
在蘇光神識探得眾多百姓言論之時,南奕悠然開口,並看向蘇光。
“以道友之見,大離朝廷緣何推崇清洗記憶,以使百姓遠神詭、避異事?”
蘇光微微一怔。
雖然知道南奕此問隱有深意,但仔細想了想,蘇光仍舊答曰:“自是為民著想,儘可能地使百姓不為神詭異事所擾。”
“雖說略顯傲慢,但於凡人百姓而言,很多時候,無知確實是一種幸福。”
“畢竟,對於神詭異事,凡人一來無力應對,知之徒生日常煩惱;二來,知曉太多,也更加容易遭遇神詭異事。”
南奕聞言笑了笑。
用他前世的話來講,這就是大離朝廷對於神詭異事在民間輿論處理方面的指導思想,並有著“神詭莫名、神詭莫測、神詭莫言、神詭莫近”的官方宣傳口徑。
這些做法不能說錯,相應說辭也並非沒理。
就好比“為你好”,不可能一點“好”都沒有。
但,有道理,不等於唯一之理。
身為穿越者的南奕,在已然熟悉此世思潮觀念後,終於等到了合適的時機,可以高談闊論,發表驚世駭俗之暴論:“私以為,清洗百姓記憶之舊例,究其本質,是為穩定民心。”
“面對層出不窮的神詭異事,凡人懵懂無知,安居樂業,更有利於秩序穩定、氣運凝聚。”
“如此,哪怕動用王朝氣運清洗百姓記憶,也無損其本,可以很快恢復,算不得虧。”
蘇光在旁認真聽著,卻面色如常。
南奕適才所言,雖顯直白,卻是話糙理不糙。
只有不虧本的生意,才能形成約定俗成的長久規矩。
否則,漫長時日下,總會有利益受損者不打算繼續守規矩。
而南奕如此鄭重其事,顯然不會是隻說些眾人皆知的論點。
所以,蘇光不發一言,繼續靜靜聽下去。
南奕聲音悠悠:“然,凡人無知更為安全一說,誠然有理,卻是流於表面。”
“無論凡人百姓知或不知,神詭異事,皆在那裡,不增不減。”
“所謂無知更安全,真要計較,亦不過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之理,源於知之愈多者,愈易撞上神詭異事。”
“如果凡人百姓普遍不知,一如當下,那麼極個別的清醒者,確實會更顯風險。”
“可是,如果凡人百姓皆有所耳聞,不知詳情,只知大概,會是何等局面?”
南奕丟擲一個問題,轉身直視向蘇光。
蘇光當即一怔。
這是她從沒考慮過的角度。
但若按這個角度來思考,蘇光愕然發現,相較於全民不知,全民皆知並不會帶來額外的變化。
說白了,神詭異事的發生與否,其實壓根就不與凡人百姓相關。哪怕全都蒙上眼睛,該發生的,依舊會發生。
只是在其發生時,那些沒有矇眼睛的清醒者,更為突出,也就更容易撞上相應事件而已。
但如果全民皆知,全都沒有矇眼,那麼突出者,反倒成了只把腦袋埋在土裡、高撅著屁股的鴕鳥。
南奕繼續道:“原本,我心中隱隱有此猜想,但也並不能確定。直到最近幾天,因提前思慮弒君刺駕一事成敗與否所會帶來的影響,捎帶著瞭解了一些其他三大王朝的現況,方才愕然注意到一件事。”南奕緩緩開口:“坎、離、震、兌,四大王朝之中,唯有離朝,將分隔仙凡、約束神詭一說,作為國策,甚至有清洗百姓記憶之舉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