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離兩朝國情不同。
離朝治世,乃是各大仙門外門弟子相互博弈。
雖分封諸郡,允其自治,離皇卻能以稅金多寡節制各郡,略加干涉。
但也正是因為相互博弈,群臣弒君之事,自古及今,時而有之。
而坎君,雖然政令難出雷州,卻不虞弒君之事。
因為,於梵國而言,坎君與各州州牧,實為治理凡世的主持之位。
相較其餘主持,坎君出身皇室,只是名分最為尊崇,類似於武林盟主一般。
而當今坎君,坐上這位置,乃是在皇室子弟中競爭勝出,得到主持雷州事務、教化凡人以資修行的任命資格。
其麾下百官,則是坎君拉攏招募,共創功業,可稱同夥。
既是一夥人,自然不會有弒君之事發生。
“新式軍備尚未成熟,既然戰書已改,不用倉促開戰,倒是善哉。”兵曹卿說,“等制器工藝完備,降下成本再行征戰,功業自成。”
功曹卿緩緩開口:“戰事不起,自然是妙極。但現在,需要考慮的是是否接下南奕此子約戰,以及離京城中,除去離皇崩逝外,會否還有別的情況。”
簿曹卿面無表情:“吾等靜候工藝完備即可,不必多事。當此之時,多做多錯,不做不錯,直接拒了此事便是。”
決曹卿嘆道:“於我等,自然是不多生事為佳。但戰書有言,南奕若敗,離朝推廣蒸汽技術將註明源流。所以,關鍵是看德寧兄的意思。”
坎君與五位曹卿,皆看向一直沉默不言的民曹卿賈德寧。
坎君等人的圖謀,乃是立足於蒸汽技術革新軍備,而後威壓三國,建立不世功業,留名青史,攢足足夠完成玄階修持的底蘊。
這其中,蒸汽技術的推廣普及程度,並非必須,只關乎賈德寧本人修行。
但事涉賈德寧,其他人也不好越俎代庖,必須聽一聽賈德寧本人意見。
只見,迎著眾人視線,賈德寧眯眼分析:“約戰與否,本身其實無關緊要。離朝本意,只是想壓下戰事。以南奕名義約戰,則是不願落下口舌,給了個臺階。”
“如果換作旁人,我都會建議就此揭過,以大局為重,不去爭一時名頭,免生波折。”
“待到軍備革新功成,兵峰所向,欠下的,統統都會還回來。”
“可是南奕不一樣。”賈德寧眯著雙眼,沉聲道,“南奕此子,斷不可留。”
“我適才方知,此人竟在離朝開闢新道,曰真氣武道,可叫凡世百姓修煉真氣不說,還有諸多百姓心甘情願主動修煉。”
簿曹卿聞言,依舊面無表情,不願多事:“南奕此人,乃離朝天驕,能開闢新道,劍指大離國師之位,自是非同凡響。”
“既如此,又何必接受約戰,非要與此等大氣運天驕展開道爭?”
賈德寧語氣玩味:“道爭之事,豈是想避就避、想爭則爭?”
“之所以說南奕此子斷不可留,正是因其所闢真氣,能推之於民,引得全民修煉。”
“我等以蒸汽技術革新軍備,所求無非是以廉價蒸汽,降下成本。而離朝如今,亦可立足真氣革新軍備。”
“若果真如此,沒了軍備代差,我等憑何建功立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