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和搖頭不同意,“娶馮姑娘,那溫小姑娘怎麼辦?那孩子沒有犯錯,不可能退親。何況馮姑娘出身低微,靠看病謀生,讓她當貴妾已是抬舉她了。”
“娘,馮姑娘有男兒氣慨,兒子覺得她不會喜歡當妾,我也捨不得讓她當妾……”
陽和還是不願意,“門不當戶不對,她再好也不能給你當正妻。娘不同意,你父親和太后娘娘、祖父也不會同意。
“聽話,娶溫小姑娘當正妻,納馮姑娘當為貴妾。你心悅她,納進門後就對她好一些……”
上官如玉道,“娘還不知道,馮姑娘是馮大夫的傳人。馮大夫救我第一次,馮姑娘救我第二次,這是上天註定的緣分,連明老國公都說巧得緊。”
陽和長公主一愣,眼前浮現一個身影,哪怕過去了二十年也清晰記得。
堅毅的眼神,緊抿的薄唇,即使俯身也挺得筆直的脊樑……
她說道,“玉兒,馮醫婆的後人不會願意當妾。”
上官如玉道,“馮姑娘當然不會願意當妾。”
陽和長公主的表情嚴肅下來,“她是馮大夫的後人,不會進過產房吧?”
她身後的一個嬤嬤上前一步說道,“稟長公主殿下,老奴聽說,馮姑娘是馮大夫的傳人,會治許多病,會施上陰神針。
“溫二爺的小公子就是她施上陰神針救活的,還救過一個血崩產婦,現在又在為溫夫人治療偏頭痛,應該進過產房。”
陽和長公主不贊成地看了兒子一眼。這個兒子從小就離經叛道,連這樣的女人都想娶為正妻。
她冷聲說道,“經常出入產房之人身帶汙穢,不吉利,進了誰家就會把誰家的福氣抽走。想補償馮姑娘用別的辦法,但絕對不能進本宮家門,貴妾都不行。”
上官如玉不高興了,放開拉母親袖子的手。
“兒子頂不喜歡這個說法。我們每個人都出生在產房,若那裡是汙穢之地,我們每個人都帶了汙穢。我相反覺得產房是吉祥和聖潔之所,觀音娘娘把生命送至那裡,又由穩婆接生出來……
“看看馮大夫,她活著的時候幾乎天天出入產房,救人無數,連聖上都說她是千嬰之母,去世這麼久還有人懷念她。
“娘,馮家兩代人都救過我,我不能害她嫁不出去。再者,馮姑娘真的是我一心想求娶的姑娘。一次見面,緣定三生,說的就是我們了。”
他又摟住陽和長公主的胳膊,溫聲求道,“娘,你是女中丈夫,豪爽曠達,不會有那些世俗之見,也捨不得兒子傷心難過,是吧?”
陽和長公主本就性格灑脫豪放,被兒子一說一捧,又笑了起來。
她輕點了一下兒子前額,“能讓我兒這麼幫著說情,也只有那位馮姑娘做到了。好,本宮同意馮小姑娘進門,看在馮大夫的情分上,也會好好疼惜她。
“但她只能做貴妾,沒有任何商量餘地。為了保險起見,本宮親自去一趟清風觀,請太虛道長為馮姑娘化解汙穢。若太虛道長都化解不了,你就撂開手吧……”
正說著,門外又傳來丫頭的聲音,“駙馬爺。”
上官如玉趕緊從羅漢床上起身,走去椅子邊站好。
相較母親,他更害怕嚴肅的父親。
上官駙馬走進側屋。
陽和長公主雙目含笑欠身道,“駙馬爺。”
上官如玉躬身道,“爹。”
上官駙馬沒理兒子,徑直坐去陽和長公主身旁。
他抬眼看向兒子,目光泛著寒意。
“聽說你今天又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街頭巷尾都傳遍了。這麼大的人差點被一顆棗子噎死,你說你還能做什麼!”
上官如玉吞了吞口水沒敢說話。
陽和長公主遞上一盅茶笑道,“駙馬爺,玉兒死裡挑生,本宮驚了一跳。”
上官駙馬看向陽和,目光柔和下來,接過茶喝了一口。
柔聲說道,“陽和太寵著他了。已經當官的人,不去衙門應卯,天天只知閒逛,還差點被一顆棗子噎死,連個稚童都不如。”
陽和長公主笑道,“今兒母后還誇玉兒來著,說他才貌雙全,寬和仁義,是個好孩子。他實在不喜那個差事,就再換一個。”
上官駙馬抱拳向皇宮方向拱了拱,“謝太后娘娘體恤。”
又對上官如玉說道,“明日起按時去衙門當值,不要給皇上和太后娘娘丟臉。”
上官如玉忙道,“是,兒子不敢懈怠。”
又懇求地看了陽和長公主一眼,意思讓母親幫著說說情。
陽和長公主說道,“駙馬爺,馮小姑娘用那種方式救了玉兒,將來的婚事恐會艱難。讓玉兒納她為貴妾,也是給小姑娘一條出路。”
上官駙馬搖搖頭,不贊成道,“那姑娘救瞭如玉,讓她當妾豈不是看輕了她。”
上官如玉忙說道,“爹,你想不到,馮姑娘是馮大夫的後人,閨名叫馮初晨。二十年前馮大夫救了我,今天馮姑娘又救了我。這是天定緣分,不是看輕。”
上官駙馬眼裡滑過一絲不可思議,“救你的姑娘是馮大夫的後人?”
上官如玉點點頭,“是。”
上官駙馬臉色嚴峻下來,喝道,“馮家兩代人救你於危難,混帳東西,你居然想讓她給你當妾!那馮大夫一身傲骨,她不可能允許後人給別人當妾。
“作為她的後人,馮姑娘也不會同意給你當妾。你給我收起那個心思!”
上官如玉見父親動了真怒,趕緊跪下,“兒子讓爹失望了。但事情已經出了,總不能讓馮姑娘嫁不出去吧?再者,兒子真心悅她,不想讓她當妾,而是娶她為妻。”
陽和長主公解釋道,“本宮先不知道馮姑娘是馮大夫之後,覺得已經定下溫小姑娘,便想讓她當貴妾。”
上官如玉吭吭哧哧道,“娘,爹,若一定讓我娶媳婦,我只想娶馮姑娘。”
“不行!”
陽和長公主和上官駙馬異口同聲。
陽和長公主再次宣告,“溫四姑娘是個好姑娘,不能無故退親,那樣她就沒有了活路。何況,馮姑娘的出身也絕對不能給你當正妻。”
見兒子難受,又跟上官駙馬商量道,“駙馬爺,本宮是說如果,如果馮姑娘自己願意給玉兒當妾呢?連親生閨女都不見得一定能承襲母親的品性,何況是侄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