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初晨出來問道,“四嬸,王大伯家的母羊有羊乳嗎。”王大伯是王四嬸男人的大哥王大柱。
王四嬸笑道,“有,前幾天他家母羊才下了崽。”
馮初晨拿了一個大碗牽著馮不疾去王大柱家買羊乳。
白馬村離京城西陽門二十多里路,是個百戶以上的大村,有人口七百多人,大多為趙姓。
中間一條土路崎嶇不平,村北邊是一條蜿蜒小溪,小溪過去是妙青山。
馮家族人大多住在鄰村河口村,馮太公一家也住那裡,只有幾家住在白馬村。
村人跟姐弟倆打著招呼:
“晨丫頭,不疾小子。”
“晨小姑,不疾舅舅。”
……
原主不愛說話,馮不疾小嘴蜜甜,大聲招呼著:
“李三伯。”
“趙大哥。”
“趙童生。”
……
趙童生是趙員外的三兒子趙唯,十七歲,今年春天剛剛中了童生,是附近幾個村最令姑娘傾慕的後生。
他還沒定媳婦,主要是挑的厲害。不想找鄉下妮子,想找城裡白淨漂亮識文斷字的姑娘。
他穿著靚藍色長衫,手裡拿著一把摺扇,衝馮不疾“嗯”了一聲,目光放肆地在馮初晨臉上多停留了一下下,又不屑地轉去一邊。
他不止看馮初晨不屑,看這裡的所有人和物都充滿了不屑。
感覺像走在鄉間小路上的一隻花公雞,高傲得不得了。
人都走遠了,馮不疾的目光還追隨著那個背影向前,向前。
心裡不由產生幾分遺憾。
小聲說道,“咱們村一共出了三個童生。第一個是咱們的太爺爺,好些年前了。第二個是趙童生的伯父,考上舉人去外地當官了。第三個就是趙童生……
“趙童生長得不錯,家境不錯,還忒有學問。但他傲氣得緊……不是良人。”
馮初晨笑出了聲。
小傢伙眼光頗高,眾村姑都向往的男神他還看不上。
他們走了大半個村子,就看到六七個孕婦,年輕的十幾歲,年老的四十歲。
看似孕婦不少,村裡隔三岔五就有人生孩子。但因為生活和醫療條件落後,許多孩子長不大。
在古代,即使皇家孩子也容易病死,更別提貧困落後的鄉下了。
但不管怎麼說,古代只要是和平年代,老百姓休養生息,人口還是正增長的。
不像前世那個時代,許多年輕人不想生孩子,人口已經開始負增長。走過幾條街也難得看到一個孕婦,許多醫院已經沒有單獨的產科,幼兒園和學校招生也越來越困難……
突然,一個婦人的哀嚎聲傳來,是從前面小院裡傳出的。
馮不疾嚇得把姐姐的手拉緊。
一個婦人說道,“哎喲,金牛媳婦昨天夜裡發作,她婆婆接了半宿接不下來。剛才讓人去河口村請李穩婆,李穩婆已經被郭子村人請走了。”
謝謝宋阿梅、夢迴莫干山、gogo媽的打賞,謝謝親們的月票和各種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