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米飯不多,還有菜呀,把從餐廳買的菜當飯吃,三個同學愣是把菜瓜分光,最後就餘下大半的湯沒喝完。
韓、傅、樂三個同學吃完飯,許同學還沒吃完,仨人沒等許同學,把餐盤送去水池。
樂善洗好自己的帶菜的盒子,裝進袋子裡帶走。
吃到了心心念唸的美食,韓炑走中間,左手勾著一個,右手攬著一個,又來了個一拖二。
吃得飽飽,心情好好。
三人一路嘰嘰喳喳,遠離餐廳,韓炑藏不住話,問:“上鋪的兄弟,我們每週都遇上許同學,你有沒覺得太巧了點。”
“巧個什麼喲。”樂善哭笑不得:“你們難道沒觀察嗎,我們在其他地方從來沒遇上許同學,只在某個區域才常遇上他。
我觀察過了,許同學基本每天都坐我們今天坐的那幾張桌中的某一桌,再具體點,他一般都坐我們今天坐的那一桌。
如果那一桌坐滿了,他才會坐其他的餐桌。我猜著,那張餐桌和那個位置可能對他而言有特殊意義。”
傅雋:“……”
他還以為就他和韓炑發現了許同學的那點小秘密,原來樂善也發現了。
韓炑嘎嘎笑:“哎呀,難怪我們經常在那裡遇上他,原來真是巧合。上鋪的兄弟,你好像挺關心他呀。”
“我發現許同學……吃飯不像是享受生活,而是跟人說的吃飯就只是為了不餓死,這種現象並不是好現象,我擔心他會患厭食症。”
“吃飯不就是為了不餓死?”韓炑一臉懵。
“人吃飯是為了給身體補充營養,這是最基本的一點,更多的是為了品味生活的滋味,是為了享受人生的快樂。”
“這不是沒什麼區別嗎?”
“當然有啊,這就是被動與主動的關係,也是消極與樂觀的態度問題。消極的人,吃飯就為了活著,樂觀的人吃飯,追求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滿足與愉悅。
看許同學的樣子,他吃飯就是像在完成任務,絲毫感覺不到食物帶來的快樂和喜悅。
你再想想,每次想到吃,是不是很開心?”
“必須啊,有吃的哪能不開心,美食使人快樂。”韓炑欣然點頭,這世上再沒有比吃美食更幸福的事了,哪怕心情再不好,吃一頓美食就好了,如果一頓不行就兩頓。
“這不就是了,你一想到吃,心情就變好,而許同學卻不是,他吃什麼僅只是為了身體需要,心中沒有美食帶來的快樂與喜悅。”
“樂善,你關心許同學,是不是有我們不知道的原因?”傅雋也單刀直入。
“你們不是說許同學是軍人家族的孩子麼,我家一向敬重保家衛國衛民的軍人警察,我既然知曉了許同學的經歷,自然要多關注一下。”
“看得出來,許同學對你比對其他人更友好。”韓炑也說自己的觀察:“我和傅雋與許同學認識,也僅限於認識,他對我們也不熱絡。
我們以前也有跟他同桌時,叫他一起吃,他每次都冷淡的拒絕,他對你雖然不熱情,你請他吃什麼,他溫和的接受了。”
“大概是因為我跟你們也認識,他看在你們的面子上不好拒絕。”
“但他拒絕了我們。”
“你們跟他家熟,拒絕了你們,你們也不會多想,我跟他家不熟,他可能覺得拒絕我,會讓我難堪。”
“有道理,我竟無法反駁。”韓炑傅雋一時竟找不到理由反駁樂善的話。
“你們要是不想跟許同學碰面,以後我們佔位時避開那幾桌,去離微波爐遠一些的餐桌。”樂善對許同學的第一感覺不錯,也不會強求韓同學和傅同學與自己想法一致。
“我們家大人跟許同學家大人本來就認識,我們也互相認識,就算玩不到一塊兒,也沒必要避開。”
傅雋發表自己的看法,韓炑也贊成,他們跟許同學因為不同齡,愛好不一樣,玩不到一塊兒去,也不用著特意避開。
韓同學和傅同學並不討厭許同學,樂善覺得可以考慮與許同學組個飯搭子,經常一起吃飯。
許同學的餐食儀禮很好,跟許同學同桌比跟某些同學拼桌安全多了。
他和韓同學傅同學有幾次跟人拼桌,某同學有很強的表現/表演慾,吃飯時喜歡大聲呼喝,說得激動處有時口水四濺、手舞足蹈。
還有次遇上一個奇葩女生,她自己挑食,吃雞肉不吃雞皮,看到他們吃雞肉,在旁一個勁兒地叭叭叭雞皮多噁心。
拼桌時遇上某些有怪癖的人,太影響人食慾。
如果與許同學組成飯搭子,讓許同學經常看韓炑美滋滋炫飯的樣子,或許還能刺激一下他的食慾。
樂善心裡有計劃,並沒有立即說出來,拼桌組飯搭子的計劃行不行得通,還得繼續觀察一段時間再論。
重要的是他想等姐姐回京後,問問姐姐像許同學那樣的情況是不是受了心理方面的影響,有什麼方法進行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