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龍

第561章 送烏行(11)

豔陽高照,大軍如龍,金戈鐵馬,正從結冰的淯水上經過。

主帥司馬正停在淯水的冰面上,忽然翻身下馬,用手捏了一下有些顏色奇怪的冰渣,甚至不嫌髒汙,拿舌頭舔了一下。

“流不盡的英雄血,竟然也是臭的。”司馬正一聲嘆氣。

旁邊立在馬上的牛方盛聞言嗤笑一聲:“元帥這話說的,能不臭嗎,這都幾天了,又不是不出太陽?倒該計較一下這淯水上的冰被這麼糟踐,萬一晚上回來的時候冰薄了,踩破了,又該如何?”

“真到了那時候,該急得是張行。”司馬正不以為意。“我倒是巴不得今日冰就撐不住,我們可以直接從淯水西側北歸,他呢,得耗費真氣做冰橋吧?”

牛方盛笑了笑,繼續來言:“未想到張行竟這般豪氣,本可以臨灘觀龍鬥,卻非要長途跋涉來此間參戰……他不會到淯水不動了吧?”

“那正好。”司馬正正色道。“那我們咱們先破白橫秋,再回身破他!遠離駐地,他不敢戀戰,傍晚前必撤!”

牛方盛點點頭:“元帥睿斷!”

隨即,打馬越過了司馬正。

一直在一旁沒有吭聲的王代積眯著眼睛目送牛方盛離開,語調怪異:“元帥,你不覺得這些禁軍出來的人一個比一個無禮嗎?”

“弒過君的,心裡就沒了什麼顧忌。”司馬正不以為意道。“而現在我不能保住淮西、南陽諸郡,為他們提供軍用民用的物資,官職也變得無名無實,自然對我也有了不滿,再加上平素他們只要不違背法度,我也不願意干涉他們……自然會一時赳赳。”

“不該來打的。”王代積艱難言道。“不該被他們一起鬨就答應出兵的,一來,這仗不知道有難;二來,也壞了元帥權威。”

“出兵是我本意,真以為他們誰能逼迫我?”司馬正難得表情生動,嗤笑了一聲。“人家都打著你的臉罵我獨佔東都是遺禍蒼生了,我若不出兵,讓三家一起刀兵上相見,豈不讓你白捱了打?”

王代積一愣,旋即苦笑:“元帥!司馬元帥!張行是猜到雪地裡打仗傷亡多,急了眼,亂髮脾氣,他自家聰明人如何不曉得,東都這裡自曹林遺留下來,又納了江都回來的禁軍,便是這天下原本沒有你這個人,怕是也有個別人在這裡遺禍蒼生……如今你來當東都局面,怕是要比其他人來做少死多少人。”

這次輪到司馬正上下打量起了王代積,而且打量了好幾個來回,打量的王老九渾身不自在,以至於直接出言詰問:“元帥看我做甚?”

“若天下無我,說不得坐鎮東都的是你呢。”司馬正微笑以對。

“不是李樞嗎?”王代積也被逗笑了。“此人剛剛來降才許久,元帥就讓此人在身後坐鎮看管後路了,再過幾日怕是要代替七將軍防衛東都了。”

“若指望李樞有龍相,那得天下無有張行!”司馬正大笑起來,然後轉身往戰馬上取下了自己的頭盔。

“都無元帥跟張行了,那乾脆也沒有白橫秋、白三娘便是。”王代積實在是掌不住。

“還得沒有三輝四御!”司馬正一邊笑著,一邊終於戴上了自己的頭盔。“只是不曉得,真到了那個時候,天下又會生出什麼別的英雄了,你王老九未必是贏家。”

說完,翻身上馬,金色的獸紋展翅龍面盔在太陽底下閃閃發亮,昂然越過了淯水。

西南面數十里的地方,張行已經能清晰的感覺到了那具耀眼的盔甲,同樣,他也察覺到了伏牛山上鋪陳下來的網格……雖說他的能力確實是偏感知一些,但其餘兩人應該也能察覺到他了。

只是不知道自己在另外兩人的真氣視野中會是個什麼樣子?

“剛剛天王說什麼?”回過神來,張行復又看身前之人。

“我說,要不要到淯水邊先停下觀戰?”雄伯南肅然道。“讓他們先打……萬一兩家是暗地裡做了勾搭,是想引誘我們怎麼辦?”

“有你說的這種可能,但很小。”張行搖頭解釋道。“依著現在的情勢,更多的是司馬正抵達武川,因為要維繫軍隊求戰慾望和士氣,再加上他自己也不好過久遠離東都,所以迫切求戰,而伏牛山更近,僅此而已。這個時候,他知道我們來,應該是想先迅速擊破關西人,再回頭迎戰我們才對。可如果我們停下來觀戰,只怕他們反而會遲疑,會留有餘地,說不得就會打不起來。”

雄伯南想了一下,繼續言道:“那我留下,多一份戰力總是好的。”

張行遲疑了一下。

雄伯南立即跟上:“我現在回去,後日晚間才能到鄴城,出兵也是第二天,跟你走這一遭,大不了夜裡到鄴城便是。”

張行這才無話。

原來,雄伯南是路上追上來的,而張行聽完彙報,搶在軍情正常送達前便曉得李定多日前破了東部巫族主力,再加上大年初一那天夜間之感觸,自然明白,北面李定應該確實開啟了局面……事到如今,確實可以像小周建議的那般,直接往晉地發河北主力就行了。

所謂纏住一切能纏住的敵方有生力量,拼盡全力去讓對方軍事佈置與政治動員能力僵化,這個時候只要捅穿彼輩任意一處要害,很可能就會全域性壓倒。

這種情況下,完全可以暫時放棄預定的東都戰場。

於是立即同意了大行臺那邊的計劃。

但反過來說,眼前的戰事卻依舊有意義。

戰場邏輯也沒變,因為從長遠來看,黜龍軍的總體後勤與補員優勢沒有變,從戰略上來看,統一天下的仗不能投機取巧,更不能想著迴避。

所以,就是要趁著東都沉不住氣和司馬正特有的思想動態,堅決的參戰,從而促成三家混戰,削弱其餘兩家的戰力!

就這樣,正午時分,微微融化的積雪中,東都軍前鋒的外圍兩百騎與當道立壘的一支千餘人關西軍正式發生交戰。

兩刻鐘後,東都軍前鋒三千騎在薛萬平正式抵達,然後迅速下馬攻壘,加入戰鬥。當面的關西軍不敢久戰,轉而放棄營壘和道路,逃往伏牛山大營。東都軍緊追不捨,伏牛山大營見狀毫不遲疑派出了同樣三千人的援軍去做接應,同時以一位中郎將為側翼,嘗試搶在東都軍中軍主力抵達之前完成繞側包抄,從而吃掉或者擊退對方先鋒。

很快,東都軍前鋒有所察覺,卻沒有後撤的意思,而是派出信使要求後方主力迅速支援。接到訊息的東都軍主力兩萬眾則在中軍大將屈突達的軍令下全軍加速,直撲伏牛山而來。

與此同時,黜龍軍主力從更下游區域,正式穿過了淯水冰面,距離戰場只有二十里。

而又只是過了一刻鐘,黜龍軍開始與東都軍發生交戰。

具體來說,是一支黜龍軍騎兵在野地裡順著河道旁的官道遭遇到了一支相向而行的東都軍騎兵,雙方從哨騎探知前方情況開始就沒有過退縮,而是立即在官道上進行了哨騎戰,並迅速形成了小規模騎兵混戰,與此同時,雙方大部隊都沒有停下的意思——只不過,戰場不是在南陽地區,而是在幾百裡外的襄城一帶。

具體來說,是潁川郡襄城縣挨著旁邊襄城郡的汝水最上游北岸地區。

沒錯,襄城縣不屬於襄城郡,而屬於隔壁的潁川郡,這是典型且常見的地名漂移現象,而這個奇怪的地方正在雙方實控區交界處,屬於魯陽關側後方,這是一個意外的新戰場,一個意外的遭遇戰,但毫無疑問,他屬於這次南陽會戰的一部分。

黜龍軍方面的行軍總管是劉黑榥,而對面的東都軍將領應該是尚師生。

前面已經開始成建制交戰,黜龍軍三位領軍頭領卻還在後方議論。

“尚師生如何在這裡?”張公慎最為謹慎。“他無論是想支援司馬正還是想保護司馬正後路,都該去襄城郡裡待著,如何來了這裡?”

這是最大的問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