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尊

第42章 清河崔氏子,武康聞異人

“這廣陵郡本就不是什麼大郡,這武康縣就更小了!”一名華服公子對身後的老僕抱怨道:“為何不讓我在廣陵城休息,非得趕到偏遠的武康小縣才能休整。”

那老僕安排著其他的僕人侍女,在道觀中整理出幾處落腳之處。

幾位道院冊封的正經道士看著這一行人在馬車前搬來搬去,笑呵呵的捏了捏袖子裡的金瓜子,為首的老道士眯得眼睛都看不見了。

“公子,老爺交代過,你出門為官一定要小心謹慎一點。”

“廣陵城之前可是出了大事……道門那幾位真正的高人曾經來過廣陵,似乎在蒐羅什麼東西……不久之後道門的真傳弟子就下山了!據說一入世,就有幾人直奔廣陵。那洞天之中,指不定出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

“老奴為了避免麻煩,所以才不敢停留。”老僕態度恭敬,卻不退讓。

那年輕公子嘆息道:“既然有道門真傳,何不讓我結交一二……我孤身一個人去九真郡赴任……這南方之地的世家,素來與我山東士族不睦。我們清河崔氏在北方還是一號人物。到了南方誰又認得我是誰?不知父親為何讓我去這等偏僻的小縣?”

“公子,你只有三品道基。想與道門真傳結交,若是大公子來還勉強攀得上……公子你嗎?”老僕無奈搖頭。

“吳伯,你還是不是我娘最信任的管家了?”那崔姓公子大為不滿道。

“夫人叫我時時提醒著少爺一點……三品道基,還真不值得道門真傳折節下交。所以與其徒勞無功,不如快快走過,免得惹上麻煩。清河崔氏也是大晉高品的門第,可少爺你築基之差,如何過的了中正官的評定?這讓夫人大為光火……”

“與其早早定下一個中品出身,還不如去南方磨練一番,夫人特地寫信予姻親陸家,讓陸家照拂公子。九真郡有幾個機緣,頗合公子的體質。許能磨礪道基,再上一層……至少也得二品道基,老奴才好和夫人交代啊!”

崔公子無奈道:“洛陽同玩的幾個夥伴,那些拋頭露面的世家子中,我這等成就似乎也不算差了。三品道基也是上等……我娘為何對我如此苛刻。大哥要主持門第,所以苦修十六年,到了及冠的時候,築基一品,成就清淨道體,震驚當座。”

“才有王家‘一世龍門’王衍先生,評定為‘清河道廣,內秀明光。’”

“可我又不是主持門第的兒子,築基之前,既不能飲酒,所食也寡淡。更不能親近美色,以免精氣流失……這堂堂洛陽晉都,有幾個世家子能如此警醒?我平時一意小心,平時體內濁氣也少,奈何資質如此……徒呼奈何?”崔公子無奈道。

“公子就不該服用靈丹……”老僕搖頭道:“感應這一關,須得積累渾厚,自然天人感應。公子用了靈丹突破,才落了根基。不然至少是二品的道基!”

“及冠之後,我久不能觸動靈機。”崔公子嘆息道:“夥伴們笑話……”

“所以夫人讓公子去九真郡,那裡偏遠,沒有熟人,能讓公子遠離那些狐朋狗友。夫人說了,那些都是不成器的浪蕩子,世家第一等的俊彥,要麼早早入了當世的大宗,如兜率宮,太清宗,亦或玉虛宮、崑崙派這般隱世道門,需要機緣,我們不敢巴結。但正一龍虎玄壇,也就是大晉道院的內門,卻是常常收納世家子弟的。”“而且如羅浮派,清虛山,昆冥宗……青城山、峨眉劍派、太華山、乾元山、崆峒派、雲霄宮、九宮城、金庭玉泉、百草派、神農堂、丹霞宗、吳越劍閣……這些稍次一點的門第,都是廣收世家弟子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