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尚進愁眉苦臉的樣子,王靜忍不住笑道:“別擔心是件好事,南方院線尚導知道吧?”
尚進抬眼瞅瞅王靜,氣哼哼的不答話,他又不是剛從深山老林出來。
作為圈內大導,新鮮出爐的國內第二大院線公司自然是知道的。心裡暗自腹誹,嘚瑟什麼,有院線了不起啊!王靜心中自有計較,將公司的宏偉藍圖娓娓道出:“我們騰達文化對影視行業的產業佈局已經完成,有南方院線的存在,公司再無短板。
下半年將全面進軍大螢幕,公司準備開展導演扶持計劃,不知尚導有沒有興趣?”
幸福來的有點突然,尚進自然也對拍電影感興趣,不可置信問道:“為什麼會選我?”
見尚進有些疑慮,王靜解釋一句,讓他安心。
“因為合作過,用熟不用生。當然公司不會只扶持你一人,也會給年輕導演一些機會。
不過你畢竟是成名導演,起碼在電視劇領域證明過自己,你的執導能力我們是認可的,公司的資源可以優先向你傾斜。”
尚進興致勃發,挪動木椅往王靜身邊湊的更近些,好奇的問道:“這個導演扶持計劃具體能有哪些資源?”
王靜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她就知道尚進肯定會上鉤,誘惑道:“很多,好的劇本、投資金額,宣傳力度乃至院線排片和獎項公關。”
“我想拍什麼題材都可以嗎?”尚進眸光璀璨,沉寂許久的心又躁動起來。
王靜知道這些大導演都想拍文藝片去衝獎,但騰達文化可不是要扶持文藝片導演,文藝片又有幾部回本的,公司需要的是能賺錢的導演。
“想自主選擇題材,那是成為億元導演之後才能有的待遇,前期考慮收益,優先拍一些小成本的商業片。”
尚進大感失望默然不語,天下果然沒有免費的午餐,騰達這哪裡是扶持,分明就是需要工具人幫公司拍電影賺錢。
王靜自然明白尚進的心思,不過她為人忠厚,真心實意的勸道:“尚導,電影不賺錢,哪裡會有人投資,難道全靠對藝術的一腔熱愛?也許你覺得這樣的導演沒什麼自主權,會限制你們對電影藝術的追求,可是圈內想要這樣的機會的人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給尚進一些思考的時間,加上說得有些口乾舌燥,王靜擰開瓶蓋喝了口礦泉水潤潤嗓子。
緩了口氣,王靜誠懇說道:“尚導,也是因為我們合作過,你才有這樣的機會。
可能我說的話比較現實,但現在電影行業越發的市場化,先得有票房才有話語權,不能賺錢就只能被拋棄,你考慮考慮。”
雖然騰達的扶持肯定限制頗多,但進軍大螢幕的機會難得,尚進左思右想猶豫不決。苦澀的回應:
“王總,容我慎重考慮一番,我的身份你是知道的,我還要和組織彙報請示,我會盡快給你答覆。”
王靜面上露出一絲自信的笑容,知道尚進已經心動,不然不會提起和組織彙報,這事十有八九是成了,能幫騰達文化招攬一位大導演也算功勞一件。
王靜也不過分催促,“不急,今天也只是提下這事,目前還是要把《武林外傳》拍好。”
尚進點點頭,“我曉得。”
《武林外傳》收視率越高,以後拍電影他所能爭取到的條件就越好,打定主意後面拍攝時對所有演員的要求再提高一些,精益求精力求佳作。
“我還有事,先走一步。”
說完王靜就去處理劇組近期的財務稽核,獨留尚進一人在監視器前低頭沉思。
“哎!”過了半晌尚進才晃過神來,望著王靜已經遠去的背影,無奈嘆息一聲。
四月的陽光明媚、柔和,透過玻璃照在身上,讓人覺得很舒適、溫暖。
寬敞明亮的騰達集團董事長辦公室裡,張釗正襟危坐,正視著近在咫尺,年齡比自己小了二十餘歲的宋詞,心中忍不住感慨真是英雄出少年。
宋詞正低頭翻看著一份材料,是張釗一早送過來的,建議加快騰達文化進軍大螢幕的計劃書。
張釗的計劃舉措很詳細很合理,每一條都契合市場,強化騰達文化運營能力,宋詞看得極為仔細,一條一條的審閱,還時不時閉目思索一番。
過了約一刻鐘的時間,宋詞把計劃書看完,覺得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前世張釗能一手創立樂視影業,固然有熱愛夢想的賈老闆支援,但自身確有真材實料。
“關於你羅列的幾條發展規劃,我原則上全部同意,合作投資、風險共攤思路是對得。
但像《同桌的你》、《匆匆那年》這種基本確定可以賺錢,又能捧人的影視專案就不要分出去了,如果缺資金你打申請,集團會適當支援的。”
“我明白了宋總。”張釗若有所思,點頭稱是。
宋詞將手中的檔案隨手放在辦公桌上,整個人倚靠在舒適的長椅上,慵懶的問向張釗:“我寫的劇本你看了嗎?”
自從張釗和他彙報過,建議加快騰達文化進軍大螢幕的計劃後,宋詞也很上心,特意寫個小劇本,準備作為公司第一部電影。
張釗回過神來,連忙誇讚道:“看了,宋總大才,非常優秀的劇本。”
宋詞頷首,“那公司第一部電影就拍我寫的《夜店》,成本應該不大,主要是先試試水,鍛鍊鍛鍊團隊。”
“我估算過,製作成本不會超過180萬,壓一壓的話,160萬也能拍。”
張釗作為一位優秀的製片人,看到劇本的同時基本上能估算出拍攝成本,展現出較高的專業素養。
宋詞對《夜店》很有信心,加強宣傳票房應該不會比前世少,便習慣性的把事情直接安排好。
“應該可以再拉點贊助,成本還能更少。那這事就這麼定下,男一號請徐爭演吧,男二給喬正宇,女主我另有安排。”
張釗不同於王靜,初次和宋詞談工作有點不習慣他的節奏,沒想到董事長如此強勢,三、兩句話就把事情全定下來,完全不徵求他的意見。
雖然這部電影的成本只有180萬,加上是喜劇受眾廣,電影下映後還能賣賣碟片,票房在差也不至於虧錢。
不過騰達文化是有藝人的,拍電影怎麼不用自己人,張釗覺得有些事情不能由著老闆隨性,該提的還是要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