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的盛宴

第65章 順水推舟

林見鹿懵了一下,下意識地擺手,“免了!”

當然,剛才吹了那麼多牛逼,自己又的確是投資了又是電影又是電視劇的,又更何況眼前兩位,都是做電影的,還是官面人物,理由就不好說是自己擔心投電影會虧錢,“忙啊!不瞞二位,你們知道她是來幹嘛的?”

他伸手指了指坐自己身邊的林清霞,“她是我經紀人張愛嘉特意派過來,催我去港港和灣灣的!唉……忙不過來!”

林清霞只負責笑,不說話。

為了不得罪人,還要多解釋幾句,“之前投資張揚那部《愛情麻辣燙》,我是特麼的著了他的道兒了!這傢伙非說讓我給他串個戲,說方便他找西影廠要投資,我就傻乎乎答應了,結果拍了一週多!然後這傢伙又死活跟我哭窮,大家都是朋友,你說我也不好硬撅他面子,反正就一百萬,哎呀,算了算了……”

“還有國利,他是拉著張子恩來的,老張也給我導演過兩部mv,大家熟啊,國利說他要做一部劇,老張做導演,他倆往死了拉著我喝……唉……”

韓山平呵呵笑,眼睛卻是越來越亮。

張合平也跟著笑,默不作聲。

其實林見鹿不知道,昨天晚上跟馮曉剛兩口子吃完那頓飯,含含糊糊地答應會幫他往上活動活動,爭取讓他那部半路叫停的片子能繼續開工,但吃完飯之後,韓山平和張合平兩個人,卻是換了個地方,繼續又聊了好久。

話題就是林見鹿。

其實只有林見鹿自己,才不懂得林見鹿這三個字在當下的含金量。

韓山平和張合平的確是在考慮發起成立一下民營的電影公司,北影廠那邊包袱沉重,上面每年會給一定的撥款,但伴著撥款而來的,是相對應的拍攝任務,別看北影廠被認為是當下國內最大的國營製片廠,但已經僵而不死很多年了。

全靠上面撥點款,才能勉強動彈動彈,拍幾部應制片子而已。

而事實上,當下國內的境況,又豈止是電影廠呢?

大大小小的藝術團體,自建國後陸續成立,計劃經濟時代都活得好好的,別管能耐大小,只要進了體制,就都有一口飯吃,結果最近這十來年,不行了,整個體制一下子撐不住了——有路子、有能耐能去走穴商演的,那日子過得當然好,再不然就是接私活兒唄,去給人拍廣告、拍mv,甚至去給人搞婚紗攝影,又或乾脆去給那些私營的公司幹活兒。總之,要想賺錢,你只能八仙過海!

適應不了新形勢的,大則劇團裁員,小則一天餓三頓。

若非如此,劉曉麗堂堂拿過“五個一工程獎”的國家一級演員,會淪落到去給一個歌星當伴舞?說白了,其實舞蹈演員更沒有出路而已!

然而,個人尚可機靈點兒,跟著形勢走,只要活泛些,總歸餓不死,一個偌大的北影廠,又該怎麼機靈點兒?

韓山平被提到這個職位上,是帶著改革的重大任務的。

但大的不容易推動,之前多年老友張合平就向他提議,北影廠多少拿一點錢出來,做個引水,爭取能引入民間有能量的資本,他這邊也會聯合首都市這邊的一些單位出資,比如首都電視臺、首都電視藝術中心、首都市電影公司和首都文化藝術音像出版社,大家把力量合在一起,合資做一家公司——老樹那邊雖快枯死,卻依然盤根錯節,砍樹既不敢亦不能,那就讓老樹發個新芽,藉由民間資本的靈活,看能不能爭取個一線生機。

由此,兩人有了這個計劃,名字都起好了,叫紫禁城影業。

其實是以首都市面上的幾家文化企業為主,北影廠只算是參與的性質,因為只打算拿出一百萬來注入,主要目的,還是尋找懂電影、能真的做出符合電影市場需求的新勢力或個人注資進來,大家合夥做,北影廠提供各種生產、政策等方面的便利條件,對方則負責掌控新的生產思路,力爭搞活起來。

這個計劃從提出到現在,時間不短了,兩個人也接觸過不少人了,這年頭兒,民間的私營影視公司已經有不少,甚至於,兩人也已經初步框好了合作物件。

然而,別管是誰,別管之前覺得多合適,又怎麼可能跟林見鹿比呢!

都說內地的電影市場、電影體制要改革,可是怎麼改革?往哪兒改革?方向是什麼?——韓山平的思路是,大力引入港臺,甚至是海外的電影技術、電影資本,和先進的製片經驗。主要是港港!

哎,這叫摸著港港過河!

畢竟不得不承認,放眼全球,港片那也是先進到不行的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