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遞過來的稿子,她恍然回神,然後一臉驚喜。
預備了三首歌,《鬧哄哄》,《這世界那麼多人》,《夏天的風》。
只有一首《夏天的風》屬於她最想要的rb,但《鬧哄哄》和《這世界那麼多人》反倒是她肯定一唱就會馬上有感覺的慢調歌。
仔細思考過她的問題的。
或者說,其實是仔細思考、推導了接下來幾年華語歌壇的大概路途。
很顯然,無論羅大又、李宗勝在其巔峰期,到底是如何的天資縱橫,又是如何的經典迭出、大殺四方,他們,和他們擅長的民謠、慢歌都要逐漸過去了。
類似《光陰的故事》、《滾滾紅塵》這樣的作品,在整整影響了一代人之後,開始要漸漸被呼喚新潮流的挑剔且喜新的歌迷拋棄了。
接下來當然不是什麼rb的時代,只是rb崛起的太過璀璨、太過耀眼,高峰實在太高,所以好像那個男人統治了那一整段時期一樣,但其實,不是的。
事實上,未來的時代,是一個大亂殺的時代。
所以,自己是怎麼走紅的呢?
好的作品,好的演唱,外加一張好臉,顯然都是不可或缺的條件,但與此同時,其實不可忽視的是,全新的節拍和節奏感、全新的編曲方式,帶來了與羅大又、李宗勝他們幾乎截然不同的時尚感、新潮感。
所以,它們給當下的歌迷帶來的,是那樣子的新鮮與興奮。
已經全然不同於上個世代。
耳目一新,當然就會被喜愛。
而即便世上沒有自己,這也會是在幾年後就逐漸發生的現實。
羅大又似乎已經意識到了他的行將落幕,近來意志頹靡,李宗勝還沒有感覺,依然有壯志在胸,他的謳歌要比羅大又更“小”了一點,沒有那麼強的民族感、時代感和社會感,風格也更情歌了一點,製作也更時尚了一點,所以他依然還處在巔峰之中——他們的感覺都是對的。
這本來就不會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
這是一場慢慢的更新——大約一直到那個男人的出道,以及忽然到來的網路時代,大量粗製濫造但是卻絕對是發自年輕人、也愉悅年輕人的網路歌曲出現,直接加速地推進了這場盛大的更新。
全新的時代忽然就來了。
陳舒華想要轉型,當然也沒錯,但她上張專輯撲了,精心製作,卻撲的很難看——她的rb並不成熟,市場也還沒有到那一步,她太急促,走得太快了。
要不然,你看嘛,就連《花田錯》和《瀟湘雨》,待在《冷酷到底》這張鑽石級的天碟裡,也就只是普通紅而已。
所以嘍,那就幫她做一張ep試試水吧!
腳步放慢一點,給她點新節奏,但調子還是她過去最熟悉、最適合的老調子,先把這張迷你專輯的銷量保住再說,然後,用《夏天的風》讓歌迷們先適應下。
吃著香了,下張專輯就再多給點。
…………
窗外黑雲壓城。
狂風如摧、暴雨如注。
風雨拍打在酒店的玻璃窗上,發出極大的聲響。
然而偏偏如此,窗簾一拉,竟又覺得這一刻房間內異常的安靜而又舒適。
等到陳舒華看完了稿子,林見鹿就很耐心地跟她剖析她之前的歌路問題,告訴給她自己對她未來發展方向的思考。
她初時聽得專注,後來卻不知不覺走神。
當林見鹿喚醒她,她很有些不好意思,臉色有些紅,趕緊說:“你說的有道理,比我自己看的要清楚多了。那就聽你的,你說怎麼做,我就怎麼做!”
好吧,感覺自己精心準備的煌煌大道理,此刻竟全都落了空。
那就乾脆略過這個話題好了,順口閒聊幾句也不錯。
反正風雨如此。
她媽媽前段時間又生了場病,打了半個月的點滴,勸她認真去查一查也不願去,不過打完點滴已經見好了,前段時間她去參加了幾場演出,就都是媽媽陪她去的——她已經習慣了媽媽的陪伴,覺得安心。
她最近有在繼續練習rb的唱法,也有在嘗試自己創作rb的作品,但目前還沒有什麼感覺不錯的作品——找不到靈感,她自己形容,像在一條漆黑的巷道里走路,沒有月亮,沒有星星,也沒有燈,看不到一絲的光。
她看了《童話》的mv,好感動……
我呀,我就……拍mv呀,跟朋友喝酒,跑了一趟東南亞……
忽然的某一刻,她略顯突兀地問,“灣灣這邊媒體也有報道你緋聞,好多的緋聞女友,所以……你真的有在交往的女朋友了嗎?”
林見鹿愣了一下,旋即開始查手指。
一二三四五,很認真。
陳舒華瞬間瞪大了眼睛——然而,他數了兩隻手猶自不足,竟一直數到十三才停下,猶豫片刻,顯出些認真的糾結來,回答說:“十二三個吧!”
愣了片刻,陳舒華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