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時間,林見鹿一共接了四場演出,扣掉經紀人抽成,淨落袋也有63萬港幣,當然,還要申報繳稅,但那是明年的事情了——這其實才是林見鹿最初設想的,去港港和灣灣賺錢的意思。
這時期的港港人,正經工作,月收入已經普遍在萬元以上,白領階層則普遍在15000港幣到25000港幣之間,儘管物價不低,但整體消費能力,遠非此時的內地普通人月入五百八百軟妹幣能比,連帶著的,藝人在港港也更好賺錢。
唱片業的版稅結算,普遍很慢,因為統計加回款本身就慢,所以,別看《冷酷到底》如此大賣,但除了最早跟滾石簽約時候拿的一萬塊簽字費之外,這63萬港幣,竟是林見鹿穿越以來的第一筆收入。
還好來得雖晚,數量卻足夠多。
夠在南二環的芳城園買三套80平的小三室,也夠買一套室內面積百來平方的獨門獨院小四合院了!
回去就可以跟老媽兌現自己的“莫欺少年窮”!
4月17日,林見鹿去羅大佑的音樂工廠做客,本來就是打算要抽時間去的,臨時梁泳琪又打電話來,就乾脆帶了她和助理林希蕾一起去。
兩大經紀人不是白籤的,除了可以遮蔽江湖險惡,以及幫忙聯絡業務之外,經紀人自身在娛樂圈遊走多年,熟知各種掌故,稍加科普,就能讓你知道很多業內的歷史過往與江湖糾葛——音樂工廠,是羅大又90年跑到港港開辦的一家唱片公司,由他本人與滾石合資,算是滾石的子廠牌,也是滾石在港港的前沿陣地。
據說當初公司開辦,除了接下很多電影配樂的單子,先後推出《滄海一聲笑》、《滾滾紅塵》等大殺四方的電影插曲之外,羅大又本人也是相當有雄心的,隨後就簽下了一男一女兩個歌手,本意應該也是要著力打造的意思。但是很顯然,即便是強如羅大又,也不可能真的做到捧誰誰紅。
說到底,唱片工業是一種工業,而大才子的才華,也絕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袁鳳瑛1991年簽約,發片三張,最高亦有一張唱片賣過了白金線,但距離大紅卻相去甚遠,1994年合約到期,她隨即宣佈退出歌壇。
黃耀明也是1991年簽約,也發片數張,去年,1995年,正式轉投正東唱片。
時至今日,音樂工廠基本淪為羅大又自己的工作室,接一接電影配樂的單子維持生計,另外,很多滾石系的歌手本就是港港人,亦常年活躍在港港,他們要錄音,往往會跑來音樂工廠借錄音棚——兩家合資的公司,錄音棚再租回給這家的歌手,賺些錄音棚的錢,說來其實有些悲涼。
事實上,自94年袁鳳瑛宣佈退出歌壇,羅大佑就已經有些意志消沉,自認自己巔峰期已過,近來少有作品了。
事先沒約,路上才打電話,羅大又自然歡迎至極,很開心。之前他回灣灣那次,就跟林見鹿聊了不短時間,對林見鹿的才華顯見欣賞。
等到了音樂工廠才發現,他這裡今天竟格外熱鬧,不但黃佔和林清霞在,大導演杜其峰,一個叫游乃海的編劇,和灣灣籍的女演員吳茜蓮都在。
這個也有被科普過,吳茜蓮雖是灣灣人,當初卻是被杜其峰提攜,在陳木勝導演90年上映的《天若有情》中飾演女主角出道,並因此一炮而紅,隨後,杜其峰更是親自擔任她的經紀人,一路護送,搭檔的不是劉德樺就是張國容,全是女主角,甚至還簽了唱片公司,之前發過一張好像是叫《天下浪子不獨你一人》的專輯,還拿了港港金曲獎1994年最佳女新人獎。
就在前不久,杜其峰創立了銀河映像電影公司,據說正在籌備創業作,已經不單純是大導演,甚至可以算是一方大佬的級別了。
羅大又做介紹,大家握手寒暄,林清霞瞥見梁泳琪,於是上來就打趣,“哇,阿鹿你已經抱得美人歸了呀,好讓人傷心的!”
黃佔拍腿大笑。自然是想起了那夜的好詼諧。
林見鹿只好趕緊解釋,“我跟gigi是朋友,可不敢瞎說!我的心一直在清霞姐你這邊,但是……告訴你房間你又不去!”
林清霞大笑,“你今晚約我吃飯,說不定我就去了!”
一屋子人都大笑起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