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的盛宴

第25章 老王和老竇

最後,竇維在商業上最高的傑作,大概要數張沛仁為他們操作的那場紅磡演唱會——只開了一場,幾千張票,票房合計不知道到沒到三百萬港幣,他們三個人加一起頂天了分百來萬,他自己絕不會超過五十萬。

港港是個典型的商業社會,尤其娛樂圈,票房說明一切。

林見鹿的專輯在臺銷量過百萬張,對於娛樂圈來說,那意味著他孤身一人,在灣灣砍下了近兩億臺幣的票房,港港銷量如果能過五十萬張,那也就意味著五千萬港幣的票房——這才是江湖地位的基石。

為什麼港港歌星只要紅了,就特別愛開演唱會?尤其喜歡去紅磡?夠紅的人,甚至要連開多場,像張雪友,甚至要四面開臺,絕對證明實力——那都是票房啊!

港人特別認這個,娛樂圈更崇拜這個!

就連後世備受推崇的王佳衛,也是開始頻繁在歐洲拿獎,能賣出去國際版權、換回美刀來了,才開始真正有了江湖地位的。

所謂雙週一成,誰不是靠票房證明了自己?

然而竇維的問題,還不僅僅是這些票房、江湖地位的問題。

首先一個就是,當初為了炒作演唱會,主辦方授意,要求他們在開唱前的賣票期,必須對著媒體大放厥詞,具體來說就是那句經典的“港港四大天王除了張雪友還算個唱歌的,其他就是仨小丑”,嗯,何勇說的,因為後臺抽籤,他抽到了,就必須出面做這個惡人,碰瓷四大天王拉銷量。

最終別管作用有多大,多拿了多少票房,你竇維都跟著分錢了!

一下子就惡了半個港圈。

那天吃飯,大家同屬滾石-磨巖系,算半個同門,從頭到尾郭富成跟竇維卻沒有一句話,張國容大概是看王霏面子,他跟王霏關係不錯,所以捎帶著對竇維多有照拂,倒是聊了幾句。

然而這也還不算什麼,商業嘛,賺錢而已,會做人的人,又娶了在港頗受歡迎的王霏,那麼長時間之下,人情分早該找補回來了。

但事實卻是,竇維的性格註定了,他不會主動跟這幫鑽進錢眼裡的港港藝人套任何近乎的——他骨子裡其實多少有點瞧不上這邊的紙醉金迷與浮誇放浪。

只想站著把錢掙了,不太想主動融入這邊。

於是,回應他這個態度的,就是港港的報紙雜誌,大篇幅的吐槽王霏嫁了竇維!幾乎沒有什麼祝福的話,往往動輒冷嘲熱諷。

那張著名的照片,王霏在首都的衚衕裡一大早起來倒夜壺,本質上其實是港圈的一次大嘲諷術——單說照片,手裡拎著尿桶的也是竇維!

然而,顯然,姑且不論王霏早就隨家人拿了港港身份,單純只是一個她的市場在這裡、事業在這裡,就使得他們兩口子不得不在這邊常住。

竇維也不得不過來住。

那晚的情況太鮮明瞭——一大桌子的大佬、明星,舉凡黃百銘、王京、徐客、施南生、爾冬升、張愛嘉、葛福紅,又或段中潭、黃佔、羅大又,再者張國容、郭富成、林清霞,隨便拎一個出來,在港港娛樂圈的江湖地位都能秒掉竇維,王霏紅了也兩三年了,仗著港人愛她,在這一堆人裡,也就勉強算得從容而已,然而,身處這熱鬧之中,竇維卻顯得格外的孤獨且落寞。

勸不了,也沒打算勸,個人的日子各人自己過而已。

只是閒聊幾句,約好了回頭等他們兩口子回京小住,還要再聚。

然而正聊著,還有個意外,得知林見鹿要來,王霏還約了她的好姐妹,娜英,以及她自己的經紀人,陳家英。

只她倆自然無所謂,閒聊嘛!然而,正所謂客不帶客,但娜英可能是覺得跟王霏關係足夠好,又想充大姐,覺得林見鹿那麼紅,就想借機提攜一下小老弟,去見見大佬,所以就自作主張帶來了一個人,孫南。她的東北老鄉。

她倒是不敢咋呼,畢竟她跟林見鹿之前毫無交情,而現在林見鹿紅的程度,更是讓剛出了兩張專輯,最高也就賣六七萬張的她拍馬難及。

但還是主動介紹孫南,言下之意,這小夥子嗓子很好,高,亮,通透,在首都就認識,來港也小兩年了,也簽了公司發了專輯了,只是賣的一般!

想來就像當初王霏覺得她直爽可愛,因此要拉她一把一樣,她也是覺得自己小老弟快連飯都混不上了,實在可憐可憫,想拉一把。

然而……事實上這才是混音樂圈的常態。

聽張沛仁聊過,就連娜英都算命好,有個王霏願意死命的幫她,不但讓自己的經紀人陳家英把她也籤進公司,還帶著她一個製作人一個製作人的試唱,最終幫她籤進了自己所在的新藝寶唱片。要不然,她要出頭也得且等著呢!

但王霏願意帶她,卻不代表還願意帶下一個。

再說了,孫南已經簽了唱片公司了,我們能幫什麼?

因此娜英的話剛一冒頭,別人還沒什麼態度,王霏已經開始有點不太高興了。

但她跟娜英的關係看來的確很好,又熟知其性情,所以還是忍住了。

倒是林見鹿,開玩笑的說:“都是朋友,我後天就回首都了,什麼時候回首都了,跟我聯絡,一起吃飯……首都的飯便宜,這邊的豬腳飯太他媽貴了!”

於是大家都哈哈一笑,話題也就算是就此帶過。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