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好的。”
丈母孃笑得溫婉而又含蓄,沒她閨女三十歲後那麼攻,其實更符合國人心目中賢妻良母的印象,但是偏偏她現在這一身穿著,又格外添了些說不出的明豔。
“都安頓下來了吧?生活的還行嗎?”
“安頓好了。謝謝您!您的那筆錢,我已經打好欠條了!”
說話間,她已經展開手掌,遞過來一張紙。
哦,怪不得剛才沒看見她,應該是跑去拿這欠條去了。
林見鹿接過來,也不看,直接往兜裡一塞,“得,彆著急,等回頭我帶你們出去兜一圈兒,回來你就還上了!”
她笑了,很開心,“謝謝!”
林見鹿一擺手,“換衣服去吧!吃大餐!”
她痛快地應了一聲,“哎!”
還別說,欠條一接,一收到口袋,她看上去竟好像是忽然自在了幾分。
想多了,哪可能不接呢?
…………
晚上這頓飯,紮紮實實造了一萬大幾千。
其實就林見鹿,請十一個女孩子,帶上請的那位教練,但是架不住澳龍在這年頭的首都,是真的貴,一斤要680塊,京城的普通上班族,好點兒的,一個月也就大概這個工資數了,講真的是離譜!
不過呢,豪奢有豪奢的好處,姑娘們一個個都吃得特別開心。
別管到了什麼時候,人家憑什麼跟你混啊,說一千道一萬,圖你吃圖你喝圖你錢而已——錢砸出去了,沒人會覺得你是傻子,只會覺得跟你混有前途。
…………
第二天開始請客。
小聚為主。
馮曉剛越發顯得有些諂媚,徐凡招待的相當殷勤。
其實呢,徐凡暫且不提,主要是馮曉剛,據林見鹿這段時間以來對國內,尤其是首都電影電視劇圈子的瞭解,他的定位其實蠻尷尬。
國內影視圈子自有自己的學院派,在當下來說,其實基本等同於藝術電影流派,那個派系,也就是所謂第幾代導演的路子,目前來說,第五代已經撐起來了,陳愷歌、張一謀等人,就是典型代表,國內票房不行,吃不上飯,他們這一派現在主要是接受國外的電影基金的投資,拍了片子往外賣。
拿錢,拍戲,拍完了送出去參展,賣錢,回來國內被禁……哎,大概就這個路數!這年代,你一個第五代導演,要是片子沒被禁過,那你上不了席!
所以其實他們並不怎麼指望在國內賣出什麼錢來!
但是現在,馮曉剛的新片排到一半就被叫停了,本人也被半封殺了,不許再導演別的片子,勉強算禁了吧,他依然上不了席。
國內真正拍藝術電影的那幫人,壓根兒瞧不上他!
丫半路出身,就是一干美工的,他懂什麼藝術——大概就這論調。
像張揚、張一柏,雖說都是標準的中戲科班出身,但他們都不夠藝術,張一柏就是一個拍廣告、拍mv的,張揚過去也不怎麼滴,現在導的這部《愛情麻辣燙》,感覺上也沒什麼藝術味道,通通上不了席。
擱在過去,馮曉剛是跟汪朔混的,汪朔大院子弟,活得其實蠻明白,他就是想搞錢,所以他的東西,很市井,很通俗,也很容易改編成電影電視劇。
但是現在,汪朔明顯倒架子了。
馮曉剛是上,上不去,藝術電影他不夠格,大機率可能也是真的不會、玩不來,下呢,他一個被封殺的、再不找找路子,接下來說不定要捱餓的人,還能再往哪裡下呢?——“你想多了,港港不缺導演,咱一北方人,去了港港,咱也搞不懂他們那邊的生活梗,拍出來當地人不喜歡的!別想!”
但最後還是答應他,回頭機會合適了,他幫忙套一套韓山平的話,看那位北影廠的廠長,能不能願意幫他往上疏通疏通,哪怕電影斃了,也別禁止他接活兒啊,得給口飯吃——就這,他已經是感激不盡了。
第二天又去顧常衛和蔣文麗兩口子家裡吃飯。
老顧日子過得一般,但其實他是第五代核心圈子裡的,認真說,不缺活兒。
只是他們兩口子都比較活泛,願意多跟林見鹿來往,多預備一條路而已。
所以,這酒喝得反倒愉快。
老顧說了什麼,沒怎麼記住,就記住了一個,嫂子喝了點酒之後粉面桃花、美目流眄,是真特麼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