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山平來了,姜紋姜午也跑來出主意,馮曉剛、張一柏、張揚、張子恩,等等,甚至居然還時隔差不多快一年,又一次看到了張大鬍子張紀忠。
嗯,《水滸傳》拍完了。
如果再加上已經算是林見鹿自己人的趙保鋼、李曉婉、李少虹之類,不誇張的說,就在林見鹿的這個四合院裡,聚集了少說十幾個導演。
只不過有些是電影導演,有些是電視劇導演而已。
一幫人湊到一起攢故事,聊分鏡,甚至聊妝造。
林見鹿腦子裡構思許久的故事主線,他想要呈現的那種效果,很快就被這幫人給豐富成一個個的具體鏡頭了。
姜紋自告奮勇,要出演大反派。
他氣勢夠,林見鹿連猶豫都沒猶豫就同意了。
人多好辦事兒,很多牛逼的東西,就是一幫牛人坐一起吵架吵出來的——單說故事,mv嘛,肯定細膩不到哪裡去,不過林見鹿提出的很多拍攝要求,以及他希望最終呈現的很多效果,對於即便如張一謀、姜紋這種導演,顧常衛這種攝影師,袁合平這種武術指導,都相當有考驗,於是大家都很來勁。
酒桌上,姜紋直接逼宮,袖子一挽、桌子一拍,“不行我來!”
張一謀直接擺手,“去去去!人家找的是我!”
很多事情當場就定下來。
要去西京市拍古城牆,要去三國影視城拍大漢宮殿,前者是一幫西影廠導演的強項,後者張紀忠才剛在那邊拍了很多鏡頭,瞭如指掌。
於是周小文負責去西京市堪景,張紀忠陪顧常衛去太湖市,張一謀負責去跟煙火師協調,一方面要申請火藥,一方面要先去京郊找地方試驗。另外張紀忠還要負責去協調戰馬的問題,這個需要很多很多,上千匹。
若無意外,還需要當地駐軍協助拍攝一些千軍萬馬的鏡頭,韓山平去打報告申請——以北影廠的名義,在這個年代,還是能搞定的。
說幹就幹,經費充足,人手也充足。
早已不是當初三萬塊錢找人來給拍一段mv的時候了。
現在的經費已經漲到了四百多萬軟妹幣,卻偏偏還有很多人不要報酬,純幫忙——第二天,葛福紅還又特意打電話來,表示灣灣那位攝影師陳懷恩也很願意幫忙,過來打個下手就好。那好歹也是歐洲三大級別的攝影師,於是就請他也過來賺一份工錢,給顧常衛打下手。
林見鹿三月底回到首都,甚至都沒來得及跟自己的情人們團聚一遍,短短几天之後,就帶上俞飛泓一起,動身去了西京市。
開拍。
或許若干年後,這一段拍攝經歷被翻出來,單純只是這支mv的劇務們的名單,就能把不少人看得瞪大雙眼了——姜紋、馮曉剛、張紀忠、姜午、張子恩、張揚、張一柏等人,包括後來也特意摻和進來的張國利,都只是劇務。
在西京拍了四天半,然後調頭去太湖市。
爆炸時還是多少出了點小事故,傷了幾匹馬,有位協助拍攝的戰士被馬砸到,骨折了,沒話講,除了承包全部醫療費、營養費,林見鹿還特意給人家遞名片,哪天退伍了,想找活兒,你打電話,我負責!
事實上,林見鹿自己也不輕鬆。
他特意定做的那一身魚鱗甲加頭盔,全都穿戴起來,重達四十多斤!
都是真材實料做出來的,真的上了古代戰場保管好用的那種!
要的就是這種質感!
但是,每天扛著四五十斤鐵甲工作,哪怕耍帥都累得要死!
又拍了六天。
古代鏡頭拍完了,然後轉道去魔都,拍現代高樓大廈的鏡頭——除了故事本身的場景要求之外,就一個要求,把國內最現代化的一面給拍出來!
文化產品嘛,歌曲也好,小說也好,影視也罷,歸根到底在它的商業性之外,是有著極為強大的文化輸出屬性的——預想中,《believer》這支mv是整張專輯前三炮中的最後一炮,哪怕前兩支主打歌沒紅,林見鹿也要借這個機會,對歐美玩一次東方文化的文化輸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