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洛師弟從心動轉變到平靜,只是眨眼間的功夫,玉面男子暗道一句。“既然師弟已經拿定了主意,作為師兄的也就不再勸了。”
“我很好奇的是,你作為一個外門弟子,庶務殿那麼多的任務供你挑選,你為什麼選了這樣一個吃力不討好的任務?實在不行,師弟去種植靈藥也比這個任務強啊。”
玉面男子訝然。
洛言蹙眉,想起看到過的那些前人手札,又看了看面前的青年。
這位執法堂的師兄,似乎還不懂得,修與行的理念。
於是洛言伸出手,摸了摸眼前的樹根,一絲冰涼之意傳到指尖,意有所指,且語氣委婉道:
“師兄認為什麼才是修行?”
玉面男子有些錯愕,下意識的回憶起了曾經的自己。
和同伴一起殺妖,滅敵,修煉,那是一段枯燥無味的日子。
整天沒日沒夜的修煉,從不曾懈怠半分。
還好他熬了過來。
可惜曾經的同伴卻不在身邊了。
有種物是人非的感覺。
“煉丹,煉器,降妖,或者種植之類的任務,其本質上,都僅是一種,賺取修行之資的手段而已。”
“並且每一種獲取資源的方式,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長時間以往,這已經脫離了修行的本質。”
“修與行,其實很好理解。”
“修,就是每天的打坐納氣,吞服靈丹,保證體內的靈力充盈。”
“行,則代表著習法,演道,心境等等。”
“這兩者缺一不可!”
洛言將手中的靈力,均勻的分到五根手指,然後五縷基礎的五行屬性力量,在他的指尖上綻放。
猶若水龍捲一般,交織在一起。
彼此相融,卻又互相依賴,像一個五彩圓環。
“在我看來,庶務殿的任務,其實是一種‘行’。”
“見外事,遇未知的危險,心境隨之而起伏。”
“這便是一種,很直觀的修心過程。”
洛言舉例,將自己從前人手札中,看到的修行理念進行拆分。
然後用自己理解的大白話,講了出來。
“我在短期內還不缺靈石,因而我就放棄了枯燥的煉丹。”
“這是因為,當我的修行所需滿足以後,賺取靈石的行為,就成了一種工作。”
“這並非修行中的‘行’!”
“假若,我選擇每日呆在木靈峰上,打坐,納氣,習法.”
“看似輕鬆且愜意,實則卻對我的未來道途很不利。”
“因為,若是一直重複前一日的生活,心緒就很難再起波瀾。到了那時,我的修為瓶頸期也就出現了。”
講到這裡,洛言的思緒感慨。
假若他一直窩在宗門裡的話,確實會舒服很多。
每天煉煉丹,種植藥草,再去找三五個同門閒侃。
這就是妥妥的理想生活。
可當他看完了藏經閣,一樓的書籍以後,洛言才發現,自己似乎出現了視角偏差。
修行看似簡單,實則想一路順風順水的突破境界,其實是很難的!相比普通的修士來說,劍修的修為境界,為什麼總是能高歌猛進?那便是因為,他們經常面臨著死亡的壓力,能夠讓自己的心境泛起波瀾。
大戰過後,心情得到放鬆,其修為自然而然地,便有了增長。
反之,若是一直呆在宗門苦練,或許在術法一道,能夠有所建樹。
但其修為,就必然會碰到瓶頸期,然後進無可進。
畢竟,若是躲在宗門裡,僅透過打坐納氣吞服丹藥,就能‘蹭蹭蹭’的增長修為,那豈不是人人都是大高手?
記得前世有這樣的一句話,讀萬卷書,始終不如行萬里路。
放在這方世界,其實也適用。
修行兩字,很多人能夠做到前面那一個字。
但對於後面的‘行’,卻會感到一頭霧水,這便是如此了。
當然,洛言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就是因為他在藏經閣中,看了很多前人手札。
然後自己總結出來的。
這不一定對,但也不不一定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