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子,他就可以做到自給自足。地下室剩餘的一部分空間,洛言則是將目標放在了一些比較常用,但年份較高一點的靈藥上面。
比如血精草,人參,何首烏這類的靈藥上面。
這些靈藥普通年份的很常見。
甚至人參、何首烏這兩種藥材,本身就是在凡俗都很常見的藥材。
也因而被廣泛的用於煉丹。
很多的丹方都要用到這些靈藥。
但是這些靈藥看似尋常,年份高的卻依然很珍貴。
以人參舉例。
每十年才長一公分。
超過五十年年份的人參,就會入品階。
一株三百年的人參就不比一階上品的靈藥差了。
如果人參的年份能達到千年,基本上就是一個小娃娃的模樣,品階甚至可以直升三階。
不過那種年份的靈藥,甚至已經具備了一絲通靈的可能。
自己種植的倒還好,野外的話,幾乎不可能找得到它們的蹤跡。
會利用天賦法術—土遁直接溜走。
洛言滿意的看著自己的儲物袋裡買來的各種靈種。
靈茶樹,靈桃樹被他第一時間種在院子裡。
還十分好心的施展了一遍靈雨術。
潤了潤泥地。
然後把買來的靈藥種子種下。
只有等這些種子發了芽,有一定高度以後,他才會放進水培缸裡。
隨著對靈藥的越來越瞭解,地下室的一層也被洛言分成了好幾個板塊。
有的靈藥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長勢喜人。
有一小部分的靈藥,每日只需陽光照射一時辰就夠了。
長時間的吸收陽光,反倒會影響它自身的成長。
在晶片的幫助下,長時間跟蹤靈藥生長的洛言,自然發現了這裡面的細微區別。
然後地下室的水培缸規模就變得越來越規範。
厭光,喜陰的靈藥,洛言就更改陽光采集口的直射方位。
還給它們放在角落處。
這樣,陽光也會照到,但不會有那麼的強烈。
漸漸到了冬季,外面的太陽光出現的時間越來越短。
為了不影響水培缸裡的靈藥生長。
洛言又不得不再次跑去煉器堂,找來一種名為赤皓石的礦石。
這種赤皓石能將白天吸收的太陽光,晚上再釋放出來。
有點像夜明珠的那意思。
只要這種赤皓石吸收的太陽光足夠,甚至可以模擬它放熱。
有了赤皓石的補充,冬季太陽光變少的問題就解決了。
做完這些以後,洛言才敢鬆了口氣。
經過這一系列的操作,洛言明白,種植靈藥一點也不簡單。
還得防止它過熱了,受涼了,靈力濃度低了.簡直跟受氣的小媳婦有的一比了。
ps:1.這兩章靈感來源,來自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的陽光捕捉器試驗。
2.這兩章是關於鋪設定的,很重要,但我又不知道你們喜不喜歡看,我就沒多寫。因而只是簡單的提了一下,下章繼續推劇情。
3.有錯別字的話,麻煩在章末請幫我指正一下,我會改的。
4.求追讀;麻煩各位仙友,在新書期間儘量不要養書,每天凌晨更新後,請幫我翻到最後一頁,追讀太重要了;資料老是掉,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