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銘已經仔細研究過毛文康,知道毛文康需要什麼。
技術支援平臺屬於對症下藥。
“我聽說,前段時間,邱景陽書記到王寨鄉視察了。”
隨後,毛文康主動和宋思銘攀談起來。
“對。”
“王寨鄉不是剛落地了戴浩淼院士的人工智慧大模型嗎?邱書記有意在王寨鄉,為即將組建的人工智慧學院,建一處實訓基地,與人工智慧大模型對接,以提高學生的實操水平。”
宋思銘回答道。
“邱書記的這個想法好。”
“閉門造車是造不出來的,必須理論聯絡實踐。”
毛文康說道。
這個回答,讓宋思銘讀到了一些其他資訊。
那就是毛文康,對江北大學黨委書記邱景陽的行動,並不怎麼了解,在此之前,甚至不知道邱景陽到王寨鄉的目的。
這也意味著,毛文康與邱景陽保持著一定距離。
一個副校長,為什麼要與書記保持距離?
唯一的解釋,毛文康是校長劉元洲那邊的,劉元洲一直對邱景陽敬而遠之,毛文康肯定也要敬而遠之。
這並不是一個好訊息。
毛文康既已明確站隊校長劉元洲,那未來,投票選新校區的城市,毛文康必然要和劉元洲保持一致。
那他們在這努力爭取毛文康,就顯得沒什麼意義了。
因為,毛文康根本決定不了,自己的一票怎麼投,投給誰。
“功課做得還是不夠,早知道,應該先跟彭越打聽打聽,毛文康是哪一邊的。”
宋思銘覺得做了一頓無用功。
可轉念一想,體制內的站隊並非一成不變,毛文康現在站在劉元洲一邊,並不代表以後站在劉元洲一邊。
而且,現在也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劉元洲反對江北大學新校區落戶青山。
所以,該做的努力,還是要做。
搞不好,還能透過毛文康,間接影響劉元洲。
“我聽說小宋你也是江北大學畢業的。”
宋思銘正思考著,毛文康已開啟下一話題。
“對。”
“我畢業於經濟學院,金融學專業。”
宋思銘回答道。
“金融學?”
“那我跟你提個人,你肯定認識。”
毛文康呵呵笑道。
“您說。”
宋思銘擺出洗耳恭聽的狀態。
“周瑾教授。”
毛文康說道。